這次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卷煙知識略冷,多穿兩件外套來看看吧!
煙草史上的第一次
1843年,法國煙草經營商開始生產煙卷,并以法文正式命名為cigarette。英文香煙一詞由此而來。
1867蘇西尼( L.Sucini )發明制造卷煙的機器,煙草進入工業化時代。
1954年,英國皇家醫學會第一次發表“吸煙與健康的報告”,把吸煙與肺癌聯系起來,引起醫學界和各方面的關注。?
1966年,美國香煙包裝上開始印有新標志:注意!吸煙有害健康。
1967年,在紐約首次舉行“吸煙與健康”國際會議。其后每四年召開一次,以推動國際合作,加強戒煙工作。
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馬勒博士發表了關于把4月7日世界衛生日定為戒煙日的談話,號召在全世界范圍內開展“要吸煙,還是要健康,任君選擇”的活動。
煙絲和煙灰可以止血
對于一般的小傷口,流血不多、創口不深,可以用煙絲或煙灰止血。因為煙絲干燥,吸水性好,對流血的傷口起到一定的收斂作用,但煙絲和煙灰絕不適合大面積使用,尤其是創口深、流血多的傷口。這只能應急,不能作為常規方法來使用。
香煙可以當貨幣使用
大約是在二戰的時候,香煙也被當作貨幣來使用過。
香煙可以說是戰俘營里的硬通貨,一位盟軍戰俘回憶,他們常用香煙換取需要的生活用品,交易完成后還會向守衛遞上一根作為“交易稅”。香煙甚至成為戰后盟軍占領區黑市上唯一穩定的“貨幣”,一位英軍翻譯回憶說,所有的東西都以香煙計價,他甚至可以用香煙在紐倫堡買到火車票。
在羅馬尼亞,一包健牌香煙能產生奇效。健牌香煙是這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非正式貨幣,它不僅可用來在交通高峰時叫出租汽車,而且還可以換到大量商品和服務,包括動手術、按摩和優質肉。
煙草“返魂香”之名的由來
煙草大約于明代嘉靖末至萬歷初經菲律賓傳入我國南方,后迅速在全國推廣種植,吸煙人數呈幾何級數增長,至清代吸煙已成為國人的基本嗜好。
煙草在進入中國時,還傳入一個為中國人所津津樂道的故事:當時,呂宋島上淡巴國公主死后,被棄于野外,沒想到她在聞到煙草香味后竟蘇醒了!從此,被譯名“淡巴菰”的煙草又有了神奇的名字“返魂香”。
從史料上看,古人對煙草的嗜好甚至比今人還嚴重,這或許與古人對煙草的過度迷信有關。據最早著錄煙草的醫學書籍《本草匯言》載:“此藥氣甚辛烈,得火燃取煙氣吸入喉中,大能御霜露風雨之寒,避山蠱鬼邪之氣,小兒食此能殺疳積,婦人食此能消癥痞。”《露書》還記載,煙草“能令人醉,亦辟瘴氣,搗汁可毒頭虱”。
古人還相信,煙草能治畏寒、發熱等所謂“寒疾”。明末人王逋曾在《蚓庵瑣語》中記載:“煙葉出閩中,邊上人寒疾,非此不治。”姚可成輯《食物本草》中還有一觀點,認為煙草能“當飯吃”,稱“凡食煙,饑能使飽,飽能使饑,醒能使醉,醉能使醒,一切抑郁愁悶,俱可藉以消遣,故亦名忘憂草。”可見在古代,煙草還一度被認為是對身體有益的。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