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個煙葉,
我有很多的兄弟姐妹,
我最早被發現是在美洲印地安。
1492年10月,哥倫布率領探險隊到達美洲,
看到當地人在吸煙。
1558年航海水手們將煙草種子帶回葡萄牙,
隨后傳遍歐洲。
1612年,英國在弗吉尼亞的詹姆斯鎮
大面積種植煙草,
并開始做煙草貿易。
煙草16世紀中葉傳入中國,
16世紀末葉傳入日本。
很多朋友很好奇
一支卷煙是如何制作出來的,
好奇我是如何從綠油油
最后變成散發香味黃呼呼的卷煙,
那么就由我向大家簡單概述一下
我的「變形記」。
第一步煙葉種植,
要想獲得原料當然要先種植,
我的生長地遍布全球各地,
最牛的就是津巴布韋,
那里的我身體倍棒,格外健壯。
當然在我國也有兄弟姐妹,
最出名的就是在云南的父老鄉親們了,
一般在我的采摘時間通常是在秋季,
但是不同的部位采收的時間不一樣。
我的下部葉子需要在
6月25號到7月1號之間進行采收,
這個時候底部的葉子已經成熟。
而我的中部葉子
一般選在7月5號到7月10號之間進行采收,
這個時候的葉子表面為淺黃色。
第二步煙葉選取,
再特殊的香精和香料,
也只是輔助的作用,
真正的卷煙的醇香來自煙葉本身,
煙葉的香味和品質就是卷煙的靈魂,
后面的一切工藝
都只是為了把煙葉的香味發揮到極致,
選擇是良好的煙葉是原料的關鍵。
成熟后的我也需要經過篩選考察,
只有合格的煙葉才能進入原料的儲備中,
而嚴苛的標準
只為能夠最后產品的質量能夠上乘。
第三步煙葉初烤,
這是把種植的煙葉
變成卷煙原料的首要環節。
煙農把從田間采收的鮮煙葉
放置烤房中烘烤調制,
使其成為卷煙原料「原煙」。
我在從外觀上看,
會由綠油油變成黃呼呼,
含水量由80~90%的膨脹狀態
變為凋萎、干枯直到干焦。
這就是我歷練的第一層。
第四步打葉復烤,
有一些朋友會奇怪,
為什么會再烤一遍,
因為初烤的煙葉,
由于煙葉扎把時回潮不勻
和各地氣候和存放條件不同,
含水量很不一致。
初烤后的含水量不是完全一樣的,
有的初烤過后煙葉的含水量還是高,
就會發生霉爛變質的現象。
煙葉復烤的作用:
一是調整水分,防止霉變;
二是排除雜氣,凈化香氣;
三是殺蟲滅菌,有利儲存;
四是保持色澤,利于后續生產。
我的第二層歷練結束了。
第五步煙葉發酵,
前面三步算是經歷了初試,
正式進入到了原料使用庫,
接下來就是醇化,
雖然經歷了初選,
但是簡單處理過的我還是有很多問題。
例如我自身的雜氣、粗糙的煙氣等問題,
這樣的我是不能直接用于制造卷煙的,
必須進行適當的醇化處理。
通過醇化,
使煙葉顏色更加均勻并適當加深,
青雜氣和刺激性大大減少,
香味物質增加,吸味醇和。
因此,
發酵是卷煙工業
進一步提高煙葉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 。
國內很多卷煙品牌在醇化上都有專利技術,
技術提升,
我的品質也跟著提升了。
第六步卷煙配方,
就像每道菜肴
都有自己的材料和佐料一樣,
卷煙產品的制作也需追求
色澤、香氣、吸味和安全性。
把各種類型、等級、風格的
煙葉原料和香精香料
等輔料合理搭配在一起,
使之產生最佳的品質效果,
這就是卷煙配方。
而配方是會影響產品的口感,
所以每個產品都有屬于自己的專屬配方。
第七步卷煙制絲,
大塊的我制作完成后就要進行切絲,
只有變成煙絲我才能
被裝進一個個的卷煙紙里面,
而制絲的工藝目的有兩個:
一是用于卷制的煙絲質量穩定一致,
保證原料配比均勻、
香精液料施用均勻、
煙絲寬度合適、
水分均勻;
二是制出的煙絲填充值高,
增加韌性,節約原料。?
第八步煙支卷制,?
煙絲形態的我制作完成后
就可以進行卷制,
把「細小」的我裝進空的煙管里。
利用專門的卷煙卷接設備,
將成為煙絲的我
制造成濾嘴煙支或無濾嘴煙支。
第九步卷煙包裝卷煙包裝,
成為一支支的煙支后,
就需要進行包裝了,
穿了「衣服」的我
方能成為市面上的卷煙商品。
而卷煙包裝的作用
便于消費者識別和享用,
有良好內在品質的卷煙,
靠美觀高雅的包裝,
才能讓消費者認可和購買,
進而樹立起品牌的市場形象。
以上就是我的成長經歷,
從一片綠油油的葉子
變成一包包市面上的產品,
里面離不開煙農的辛苦種植
還有煙廠技術人員的技術加持,
希望未來在更多先進技術的支持下,
我能以
更好、更美的形象
出現在你們的面前。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