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你好,我叫孔祥輝。”他熱情地向我伸出手。
“四大家族里邊的?”因為熟了,我跟他開起了玩笑。
“那是孔祥輝好不好。正好剛看了一本關于四大家族的書,我給你講一講。”他來了興致。
他很愛講書。我知道他記憶力很好,又愛看書,一本《亮劍》里的精彩對話他順嘴拈來。他說他最大的夢想是當兵,而且是當一個像李云龍一樣的團長,叱咤沙場。為了這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他把平時抽的卷煙放在包里,而平時學著李云龍的樣子,兜里裝著一只小筆記本,一袋子煙葉,沒事的時候就卷兩袋。
他的這一習慣在這種英雄情結的驅使下,堅持了相當一段時間。我勸他吸煙葉對身體不好,他反問我人家李云龍抽這個不是照樣打勝仗?
我沒法跟他理論,于是找了一些關于煙草知識給他看,對他說:“煙葉,香煙里的煙葉經過過濾,毒性減小了,而且帶有過濾嘴,比抽煙葉安全多了。”
他聽從了我的話,扔掉煙葉,改吸香煙。他說,你是趙剛,我是李云龍,你說的在理,我就聽你的,誰讓你肚子里文化水多,是指導員呢!
孔祥輝是個有大志的小伙子,他是泰安人,帶了幾個老鄉來我們滄州搞網通工程。他們對外是一個公司,其實我明白他的底細——就是五個人,一輛雙排車,還有一套安裝工具。但是他們很能干,什么活都敢接,也干得蠻好,好幾個縣的電信部門都邀請他們去。我時常看到孔祥輝換上一身筆挺的西裝,蹬著锃亮的皮鞋,夾著一只鱷魚的公文包去簽合同、結工程款。他的包里放的是泰山(儒風),50塊錢一盒,“家鄉煙拿出來,見面親好辦事!”他說。
我和孔祥輝是在我的書店認識的。他干完一天活,總要到我的店里逛一逛,看會兒書,跟我交流下讀書的感受。他是一個愛學的人。我也曾受他邀請到他們宿舍去小酌幾次,他們的生活很艱苦,自己用電爐燒飯,簡單的一菜一粥,每人四五個饅頭。他們喜歡把米飯和面條擱在一起煮,說是家鄉飯,這讓我接受不了。
宿舍里的他們穿著隨便,尤其是孔祥輝,大褲衩、跨欄背心,一雙千層底布鞋,與他外出談業務時的西裝革履天壤之別。我笑稱他在家是“粗人”一個,在外又是“細人”一枚。他說你這么分就有點草率了。就像這“粗煙”和“細煙”之分,純粹是個人愛好,內在的氣質都是差不多的。最為看重的,應該是別管是粗是細,它們有著濃厚的文化味,這才是最最關鍵的。
我十分贊同孔祥輝的看法,也對這個有文化的顧客另眼相看,經常和他一起閑聊,感覺能夠聊到一起,是一種零售戶和顧客之間的彼此幸福。
我喜歡聽孔祥輝講泰山的故事,有五大夫松的故事,有泰山石敢當的故事,泰山挑山工的故事,還有泰山奶奶的故事。我把他講給我的這些故事再復述給來買泰山香煙的顧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大家都說,很少有老板對泰山品牌香煙了解這么多,你這個賣煙的真有料!
其實我豈止掌握泰山品牌香煙的知識呢,還有玉溪、黃鶴樓、大重九等等香煙,上到歷史變遷,下到地理人文,和香煙有關的話題,我都能講出個一二三來。
這是因為我身邊有個良師益友,只要孔祥輝來我店里,我就會讓他多坐一會兒,找個由頭,把煙柜上各種品牌的煙講一講,他在那邊侃侃而談,我在這邊儲存消化,這種學習方式,比上網瀏覽煙草文化網頁來得靈活有趣,易于接受。
孔祥輝和他的團隊轉戰啊東光縣后,我十分想念他們,經常給他打電話過去問候,邀請他們再次來吳橋玩耍。人生得一知己,幸甚樂哉,不是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