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當今不抽煙的人越來越多,但是不抽煙的人還會經常被人問及:“為什么不抽煙?” “不抽煙一定省了不少錢吧?”類似問題。這真是個不好回答的問題。
我原來是抽煙的,而且抽了很長時間,后來因為咽炎越來越厲害而放棄。還有就是別人說我抽煙看著“不像”,所以就不抽了。基本屬于半途而廢,“改過自新”了。至于不抽煙省不省錢這個問題,也確實沒想過。
我那個時代,高中以前百分之九十九學生是不抽煙的,但是再往上走,不抽煙的男性就很少了。一則覺得大學是步入社會的過度階段,不會抽煙仿佛像永遠長不大似的,一些中等專業學校也如此;其次會抽煙的男性會覺得自己很有魅力,不抽煙的會覺得自己好像少了點陽剛之氣,像沒被“去勢”的太監一樣。這只是他們的心理活動,沒有人嘴上說出來。
大多數人會認為所有不抽煙的人之所以不抽煙是為了省錢。其次是把自己不值錢的生命看得太珍貴,經常會被貼上精打細算會過日子的”好男人”的標簽,想活個“千年黑萬年白”。
不抽錢就能省錢嗎?如果按一年平均省四千元的話,筆者三十年來應該能有十五萬左右的專款節余。但是筆者并沒有看見這筆錢在哪里,也沒見家庭經濟條件比抽煙的人好到哪。實事求是地說:肯定會省下來一部分錢。但是,每人的興趣和用錢的地方是不相同的,不抽煙的人可能會喜歡旅游、喝酒、購物、或者喜歡賭錢,讀書看報‥‥‥總之,節余的錢可能被用在了他自己認為比抽煙更有意思的事上去了。我是愛看書的。《西游記》買過四五套不同的版本、三國演義、水滸傳自不必說,兒童連環畫裝了好幾個木箱,其他類的小說書報雜志更是沒有數不勝數。筆者不抽煙的錢大致用在了這些地方。畢業后喜歡看電影,經常買一些自己喜歡的小玩意,這些開支比抽煙只多不少。
很多喜歡抽煙的人,除了在煙上覺得花錢合情合里外,有的在其他方面的開支卻吝嗇得可以。就像一個賭徒可以大把大把地下注,卻不舍得花幾塊錢把露腳趾的襪子換一換一樣。同理可問:除了抽煙,別的方面開支很少,那他省的錢又到哪去了呢?
抽煙不是我等凡夫俗子唯一該做的事,生活中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各位根據自己喜好和條件作出選擇。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不抽煙的未必就是守財奴,只是各人志趣不同而已。
不抽煙身體就會很健康嗎?相反的例子能舉出很多。但“吸煙有害健康”也是一句至理名言。兩者哪句話都不錯。不抽煙的營養專家、健身教練英年早逝的,屢見報端,可見抽煙并不是致命殺手。毛主席是出名的煙槍,整天煙不離手,他老人家活了八十多歲。鄧小平總書記留下的照片中,以裊裊香煙作襯托的也不少,他老人家也很高壽。
這說明,人壽命的長短,是由綜合因素決定的。不是說天天健身就一定長壽,天天抽煙就一定要早死。要想活得久,就要仔細研究影響壽命長短的所有因素,不能在老在香煙上作文章。單獨揪住哪一個因素下功夫,肯定是得不到滿意的答案的。
抽煙影響健康,這是從香煙中所含“尼古丁”對人身體的危害角度所說的。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香煙具有解乏,舒緩心情的作用,從事體力或腦力勞動的人,在工作緊張之余,抽一支香煙確實能起到解除疲勞的作用;情緒激動的人,抽一支香煙情緒可以馬上平靜。朋友之間見面互遞一支煙,可以增進友誼;陌生人之間互遞一支煙,可以為即將開始的對話提供良好的氛圍。有的地方形容一個人沒有人緣,就會說“和別人一支煙的交情都沒有”,可見煙是能給人帶來好心情、帶來好運氣的。好心情好運氣也能影響健康,不過這個影響是充滿正能量的。從這點說抽煙益處可以抵消尼古丁帶來的害處。
但是如果其他條件是恒定的,單純從抽煙角度講肯定影響健康。
各人的生活方式是不同的,追求健康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如果您感覺抽煙能給你帶來愉悅,并且不影響身體健康,抽抽也無妨,不過量就行。不然國家的香煙又賣給誰呢?如果健康不允許,或者抽著感覺不舒服,那就不要抽,就像筆者一樣。錢財是身外之物,而且只要不追求高檔次,適量吸煙,也花不了多少錢,還是不要太在意經濟賬。愉悅心情才是王道。一輩子能不能成為富豪,也不在于從牙縫擠這幾個錢,但是如果影響到生活,建議你不要抽。“吃飯穿衣亮家底。”這是古訓,抽煙也一樣,一定要量入為出。不要因為抽煙把自己變成一個“顧頭不顧腚”的敗家子。
總之,抽煙和不抽煙各有利弊,不能簡單地說抽煙不好,或者不抽煙就好。一切都要根據自身條件,既要量力而行也要綜合考慮其他因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