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通過圖示大致了解一把普通煙斗的構造:
<1> 斗缽壁(Bowl) ? ?
<2> 斗柄(Shank)——連通斗缽,煙草在斗缽點燃后,煙氣通過其內(nèi)部的?
<3> 口柄(Stem)——此部分可拆出,以方便清潔。
這兩個部分,實際上是一個整體的細分,本站以后用“煙嘴”指代該整體。通過細心檢視其材質(zhì),拋光及與榫口間的接合,往往能看出煙斗做工的細致與否
<4> 榫(Tenon)——口柄嵌入斗柄,使之相連接的凸榫
<5> 煙嘴 (Mouth Piece / Bit)——供吸食的部分,一般具有供牙齒輕輕咬著的凸緣設計,防止滑落
<6> 斗缽(Pot)——用來盛載煙草燃燒的部分
<7> 積炭餅(Cake)——通過多次煙草燃燒,慢慢積存起來。對阻隔高溫傳導到斗壁,防止內(nèi)壁燒穿 (Burn-Out),以及改善煙草的風味起到不少的作用
<8> 煙道(Flue)——進入煙嘴供享用
<9> 濾嘴口(Filter)——用以接放濾芯,過濾水汽、煙灰微粒及降低煙氣的溫度。有的煙斗甚至具有特殊設計的“系統(tǒng)裝置”(Systems),以進一步達到以上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