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小譚,我有好多話要說。我覺得她是一個善良樸實的人,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一個好好過日子的人,一個珍惜時間和生命的人。
小譚前一陣子坐高鐵,從漢中到石家莊再到北京,在那里旅居了一個多月,簡短體驗了北京的生活。據她講,這是她第二次去北京,雖然沒有第一次那樣激動,但依然感到很快樂。她主要是坐地鐵游覽北京城,重新看了天安門,再次參觀了中國美術館,開闊了眼界,同時又參加了八達嶺長城一日游,感受了長城的巍峨和偉大。她還興致勃勃地逛了一些商場,看了琳瑯滿目的商品,感到自己的錢有點少。特別是品嘗了北京烤鴨、漢堡包、炸醬面等美食,覺得很幸福。她最大的體會是,生活在哪里都一樣,關鍵是心要靜下來,只要熱愛生活,生活處處有陽光。千萬不要和自己過不去,要心平氣和地生活,在小地方照樣可以把日子過得充實和高興,不白活。
熟悉小譚的人都知道,她是地地道道的城固人。城固那里有漢江,有橘園,有張騫,有湑水河,有斗山,有五門堰,有面皮、菜豆腐,有原公土席,等等,是一個好地方。特別是這里有過一個煙廠,曾生產過“巴山”雪茄、“云城”、“武皇”、“朱鹮”、“橘子”、“漢中”、“南沙河”、“金冠”、“銀冠”、“特冠”、“兵馬俑”等香煙,當時名聲很大。小譚就在這個煙廠工作過。她在寶雞煙廠技校上過學,畢業后回到煙廠,當過卷煙機擋車工、包裝機輔助工、卷包車間小材料員等,兢兢業業干工作,為這個廠品牌的發展和企業效益的提高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后來,這個廠因政策性原因關閉,小譚被分流到南鄭煙廠(即如今的漢中卷煙廠),在嘴棒車間、卷包車間當過輔助工,三班倒,尤其是夜班非常辛苦,她任勞任怨,埋頭苦干,為“公主”煙走俏市場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我認識小譚快三十年了。那時她在城固煙廠(即漢中卷煙一廠)上班,我在南鄭煙廠(即漢中卷煙二廠)上班。機緣巧合,她參加省公司QC成果發表會坐火車去西安,她從城固火車站上車,我也是參加省公司QC成果發表會去西安,從漢中火車站上車,我們在火車上恰好是鄰座,就幸運地認識了。一路上我們談天說地,感到時間過得很快。那時,我們對煙草都充滿激情和渴望,特別是對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都很熱心,覺得只要群策群力抓質量,就一定能贏得市場,把漢中的煙草品牌推向更遠的市場,創造新的輝煌。到西安后,在QC成果發表會上,小譚表現出色,回答問題也很有水平,最終獲得了二等獎,受到了領導和同行們的肯定和好評。
小譚對生活充滿熱愛。比如,她對書法、繪畫比較喜歡。她有時臨寫歐楷《九成宮醴泉銘》等,寫得有板有眼。她畫的《彩鉛風景畫》,被收入“慶祝建黨100周年職工書法美術攝影獲獎作品集(中國煙草/陜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獲三等獎。她還喜歡寫作,她寫的《合歡花》,被登在《陜西煙草》上。她還寫過一篇教育兒童方面的文章,題目我記不得了,曾登在《陜西中煙報》上。她有時買來新鮮的玫瑰、百合等,精心修剪后插在花瓶里,非常美。她養的綠植,比如玉蘭、肉肉、杜鵑、吊蘭等,很有生氣。她有時讀書,像梭羅的《瓦爾登湖》、汪曾祺的《隨遇而安》、莫言的《生死疲勞》等,都讓她著迷。她還研究烹飪,做的飯菜不斷增加品種,提高質量,受到家人的稱贊。
值得一提的是,小譚內部退養后,有時和姐妹們一起跳藏族鍋莊舞,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讓人生更加充滿樂趣。
? ? ? ? ? ? ? ? ? ? ? ? ?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