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兩個概念是模糊概念,根據年代發展,技術演進,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意義是不同的。甚至由于本身的交叉性和互容性,要把兩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概念拆分清楚本身就是個大課題,于是我們來說一下一把煙斗的制作流程。選料->陳化->切割->1制坯->1鉆孔->1煙道->1定型->1制嘴->1拋光->1上色->后期其中,筆者標了1的步驟都是可以由各類機器完成的,對機制煙斗的定義也從這些步驟而來。
這里要簡單敘述一下煙嘴。機制煙嘴和手工煙嘴的界定非常容易,機制煙嘴是模具定型,批量生產,在煙嘴兩側往往可以看到模具開合的接印,表面也未進行過手工打磨拋光,亮度不足。而手工煙斗是使用原料棒,經開孔,手工打磨而成,如果用儀器測量,手工煙嘴是不對稱的,當然我們的肉眼很難看出。有些人甚至用煙嘴的機械還是手工,界定煙斗本身是否手工斗,小豬覺得這個方法還是很靠譜的。
在很久以前,機械技術比較落后,全部的煙斗均為手工制作,大家應該都看到登喜路起家時候那坐了一地的制斗師傅,筆者把幾種不同的界定機械手工斗的概念羅列如下,看你最接受哪種:
使用機械完成煙斗制作超過50%,則認為是機斗。小豬覺得此法比較籠統,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使用過機械的煙斗制作均為機械斗,小豬覺得也不靠譜,依此法現在就木有手工斗了。依煙嘴是否量產的機制嘴來界定。小豬覺得70%靠譜,但某些斗師由于沒有能力自制高檔斗嘴,而把自己的手工煙斗安裝上批量的機制嘴,如意大利的Don Florian。把除了煙道和斗缽鉆孔之外全部由手工打磨完成的煙斗歸為手工斗,這是當前最為廣泛流傳的區分方法,眾多的獨立制斗師均是如此制作手工煙斗。把能夠批量定型生產的煙斗定位為機制斗,相信大家都看過登喜路的自動銑床,自動打磨器,批量噴砂裝置吧,這個小豬很推崇,手工斗的魅力在于獨一無二,而機制斗的量產才是它不那么珍貴的主要原因。流水線作業,第一個人負責鉆所有的斗缽,第二個人負責打全部的煙道。這在早期的英倫工場中頗為常見,雖然是手工完成,但許多人認為失去了靈魂的煙斗也是機械斗。
嚴格來說,是不是好用,煙斗是不是好看,品質是不是高,與手工斗還是機制斗并沒有直接的正比關系,機制斗有精品,手工斗有垃圾,有人說手工斗比機制斗做工精細,作為一個辯證唯物主義者,小豬得說這個事得一分為二的來說,在高端領域,手工斗精細還是機制斗精細完全沒譜,只能說機械斗的發揮更穩定,而手工斗的品質是一個波浪線。
在低端斗領域,機制斗的品質大部分明顯好于手工斗,原因很簡單。低端斗領域手工斗的波浪線,波浪更大,而機制斗的直線永遠那么直。
后面筆者想說的是:不要過于糾結手工斗還是機制斗,煙斗的成品品質與這個東西關系不大,在高端用戶中,講究的是風格,喜歡某個斗師獨特的風格,或者某個廠牌的理念,就去追求。
而在低端煙斗里面,追求的是吸煙品質,人們普遍信任的是大牌大廠的低端斗,這是有道理的,雖然木料不會很好,但是大廠的機器很穩定,次品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