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看王天培老師的收藏中,有一張煙標讓我大開眼界,那就是一張1964年以前的過濾嘴云煙煙標。震驚的原因不言而喻,過去,我一直以為云南是從1975年才開始生產過濾嘴香煙的,第一支為“茶花”牌。這枚煙標把云南設計生產過濾嘴煙的歷史前移了12年。
為何我能如此肯定?因為1964年1月,昆明卷煙廠在更名前叫云南紙煙廠。而這枚就81mm的翻蓋硬包過濾嘴云煙地下寫的生產廠商就是“云南紙煙廠”。
有看官可能要問了,那中國第一支過濾嘴香煙是什么品牌?是在什么時候生產的呢?您且聽我一一道來。
上世紀50年代,全球煙草行業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過濾嘴革命”,許多國家的濾嘴煙市場份額超過了九成。而我國還是零的狀態。
1954年,幾位華僑和華人代表在政協會議上提出,希望“中華”品牌能夠加裝過濾嘴,以適應國際標準,這可是和出口創匯直接掛鉤的。提案一經提出,迅速采納,并開啟了自主研發之路。然而,幾年下來,多次的嘗試都是以失敗告終。
1959年8月,上海卷煙二廠從東德購進口了一臺過濾嘴卷煙機,解決了“用什么生產”的問題。但“誰來生產”又成了新的難題。廠內技術人員無生產過濾嘴卷煙的經驗,一切只能從頭開始。他們一邊翻譯設備說明書,一邊查閱資料,一邊進行試驗,終于在一個月后,第一批“中華”過濾嘴卷煙成功下線。
1959年,中國煙草工業迎來了自己的里程碑——第一批過濾嘴卷煙“中華”牌問世,這不僅填補了國內煙草工業的空白,更為中國煙草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上海卷煙二廠因此成為國內第一家具有獨立生產過濾嘴卷煙能力的卷煙企業。
盡管試制成功了,但其普及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一方面原材料要從日本進口,一方面昂貴的價格市場也無法接受。直到1968年,上海卷煙廠才開始真正批量生產過濾嘴卷煙。
1969年,我國自行制造的第一臺YJ21型過濾嘴接裝機試制成功,填補了國內接裝機生產的空白。隨后,無錫化工研究所研發成功的濾嘴材料二醋纖維濕法紡絲工藝,為國產卷煙品牌的快速成長提供了技術支撐。到了70年代末,全國各地卷煙廠普遍具備了濾嘴卷煙生產的技術能力,價格下來了,市場自然愿意接受,逐步進入全面普及階段。
隨著時間的流逝,過濾嘴卷煙已經成為煙草市場上的主流產品。從最初的嘗試與失敗,到技術的突破與創新,再到市場的接受與普及,中國煙草工業走過了一條充滿挑戰與機遇的道路。一張煙標,記錄了一段歷史。它不僅是對過去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啟迪。愿我們在未來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再創輝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