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不能用簡單的對錯、優劣和高下去評價。吸煙,即是一個正常人的一個生活習慣、一種生活方式和一個生活小癖好而已。
只是這種生活方式、生活習慣或者生活癖好的背后,總會有人想到附加的潛臺詞,吸煙危害健康,就等同于吸煙害人、不好、要命或者更嚴重者,就是不假思索的認為,吸煙就是一種“見不得光的不法勾當”。
這樣的認知和理解背后,隱含了多少不可理喻、等同認識的膚淺和蒼白呢。
愛的人,愛的死去活來。你就是說破了天、嚇壞了膽,我還是依然故我,一根一支接著續吸,這吸煙就是已經融進我的血脈之中——拿不掉去不了的愛好和習慣了。你說你的蝶戀花,我吸我的煙有趣煙,兩不妨害,你又能何其責難也。
不喜歡的人,一聞見煙味就頭大。感覺這個世界可以什么都沒有,就是必須去掉吸煙這件事。干個什么不好,非要當眾吸煙,滿足你的一己之私腹口之欲,明明知道不好,就是改不了“吃煙的習慣呢,和狗兒區別不大啊”。
在這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境地下,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只要不相互妨礙,只要能相安無事,我們能用平和的眼光看著對方,又何苦非要在吸煙這件事上欲加之詞的雪上加霜呢。
就像,你穿你的新衣服,我過我的陽歷年,我們不反感對方、不妨礙對方,各自有各自的圈子,溫柔的平和的看著對方,這又有什么不好呢。世界總還是一個和諧的、安穩的世界呢。
世界上最可怕的理解就是,我不喜歡的,就是我反對的。我反對的,就是不好的。不好的,我就要聲討和責罵。這個世界上,哪里會只有這樣簡單、粗暴的生存方式呢。就是一個人,也是可以選擇喜好、選擇吸煙或者不吸煙的——因為,他有這個權利的。他還是自由的個體。他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我們看著他成長成熟,欲加之詞,為什么非要給吸煙者一個加一個的接續不斷呢。
他在角落里,安靜地吸煙。我不喜歡。我就走遠些。
我討厭吸煙,我可以不用吸煙,反感吸煙,我就不選擇吸煙。只是我還可以用善意和原諒的眼光去分辨這種非黑即白的立場、態度和出發點。合適嗎?恰當嗎?過腦子了嗎?千萬別用激于衣分這樣的吸煙來應付我,我不接受!
白紙黑字的“吸煙有害健康”,我當然知道。我也認識字。只是我的生活習慣適應了吸煙,一時半會兒非要我改變,這就讓我適應不了了。在規定的地點、時間和區域,我吸一根煙,我安靜、我遵守了有關規定,我執行了吸煙的道德約束,我可以吸一根煙嗎?這不用我發問吧。
我的家庭關系之中,有人吸煙,有人不吸煙。正如這個社會一樣,有人選擇吸煙,也有人選擇不吸煙,一樣的道理。我們不會因為吸煙這件事就吵上天,也不會因為徘徊在吸煙和不吸煙之中就鬧的一團糟。其實,大千世界的選擇里,我們都是簡單的人,有理智的人。
吸煙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即使不良,也沒有必要欲加之詞何患多一個的想法和認識呢。因勢利導,讓事實去說話,比一切空洞的說教和高調的說辭要高明的多。
在危害中,讓煙民去認識危害。
在事實里,讓煙民自己去接受事實。
那種動輒——我替你考慮,你就要聽我的——大人喜歡的說教方式中,總還是想當然的以我是為你好來掩蓋事情的真相和本質。尤其對于煙民來說,最好不用這樣的“道德家”“居高臨下”的方式來指導和說教。
聽聽自己的聲音,你愿意接受這樣的說教嗎?
用一種同理心,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就是再好不過的方式了。
吸煙,不吸煙,是如此。對于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人大多數的道理而言,都應該是如此的。我們喜歡的,別人不見得就必須要喜歡。我們不喜歡的,不見得就別人必須不能喜歡。沒有這樣的道理同行世界吧。
恭喜你答對了,你也找到了一個確切的說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