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的價值大致可以概括為功能價值和情緒價值,即產品能提供什么用途或能提供什么情緒。如今,情緒和感受正越來越多地影響著人們的消費行為。以前,人們通過消費來定義身份和個性;現在,人們出于某種情緒購買相應的產品和服務。在一定程度上,產品成為一種情緒的載體。
情緒分正向和負向,正向情緒對商品銷售起著很大促進作用。例如,華為的產品之所以能在中國市場深入人心,得益于它的國產芯片、鴻蒙系統讓人產生了民族自豪感,喚起了人們的敬意和驕傲情緒。反之,負向情緒則會影響商品銷售。
情緒消費的崛起,給消費行業帶來了很多商機。筆者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情緒消費帶來的機遇。
明確定位,喚起消費者的特定情緒。從消費者出發,多關注消費者的“買點”,而不是產品的“賣點”,將符合產品定位的相關元素融入到宣傳中,不斷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度。當消費者對產品所要傳達的情緒有了明確預期,就可能通過購買該產品向外界傳達自己的價值觀念,從而實現自我身份的認同。
提高參與感,讓消費者融入進來。近年來,不少綜藝節目都開通了觀眾投票、參與話題討論的通道,這是因為觀眾在參與過程中會投入大量情緒,對節目的忠誠度也會提高。同樣,商家也可以向消費者開放做產品、做服務、做品牌的過程,讓其參與并融入進來。當消費者為產品付出了一定的精力,往往會更加關注該產品,并且參與感越強、付出精力越多,對產品的忠誠度也會越高。
打造IP,讓產品更具感染力。一個故事、一個概念或者一個形象都可以調動消費者的情緒。例如,冰墩墩的“爆紅”之路就是一場形象IP的勝利。商家可以通過對產品注入精神內涵,形成文化共識,為產品賦予更高的情緒價值,滿足消費者不同的情緒需求。
總而言之,營銷能夠幫助我們觸達消費者,而情緒價值則能幫助我們提高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學會挖掘情緒消費的商機,是未來零售行業的必修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