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和控煙本是一對矛盾體,而矛盾體相互交匯就會撞擊人的心靈,往往雙方都會站在各自的立場,從維護自身利益出發,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似乎都有理。如果硬要讓一般人選邊站隊的話,這就讓人有點為難了。
一方面吸煙現象由來已久,而且煙民眾多,他們都說吸煙是自己的權利和自由,別人無權干涉,而且也真真切切地享受到吸煙的快樂和愉悅;另一方面為維護公民身心健康,承擔控煙履約要求,控煙呼聲一浪高過一浪。特別是近些年來,公共場所控煙逐步加壓,措施愈發嚴格。許多省市結合自身實際先后制訂出了《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并經嚴格監督取得了可喜成績。
吸煙有吸煙的理由,控煙有控煙的必要。如何積極尋找兩者之間的平衡點,協調它們之間的矛盾,使得吸煙者可以無拘無束地吸煙而不侵擾非吸煙者,非吸煙者可以舒心暢快地生活,健康權不受吸煙侵犯,這才是當前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核心一句話就是:怎么解決吸煙與控煙矛盾?
總體來說,如果簡單偏頗哪一方不行,而粗暴禁止哪一方也不行!換句話說既不能放任煙民隨意任性吸煙,也不能片面化、絕對化、擴大化實行控煙。現階段下只有合理地尋找兩者之間的平衡點,使吸煙方和控煙方都能彼此接受,不產生糾紛即可。那么其關鍵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加強個人道德素養教育。
為了解決好吸煙與控煙矛盾,首先必須加強個人道德素養教育。雖然目前在我國煙民吸煙是他們的自由和權利,法律沒有禁止任何成年人吸煙。但是畢竟吸煙有害健康,這不僅對吸煙者自身造成健康危害,尤其是科學研究二手煙(即被動吸煙)同樣有害,因此煙民吸煙必須受到一定場合限制。比方說目前就是禁止公共場所吸煙。應該說經過近些年的大力宣傳,許多煙民基本做的不錯。但仍然還有一些煙民不自覺,在公共場所還是情不自禁吸煙。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差異,根本在于煙民自身素養不同。
個人素養高的公民,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非常檢點,要求嚴格規范。他們不僅法紀意識強,而且行事規規矩矩,自覺遵守社會道德和公俗良序。而個人素養欠缺的,則往往不在乎自己的言行舉止,非常隨意任性,想怎么滴就怎么滴。這樣在公共場所我行我素,隨意吸煙極易引發矛盾和糾紛。這些年因在電梯、餐館吸煙而引發糾紛的實例屢見不鮮。
加強公民個人素養教育,不只是學校的事情,而應該是全社會的事情。當然未成年人的個人素養教育應該是以學校教育為主,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兼之。而成年人的個人素養應該有電視、網絡和報紙書刊等媒體宣傳為主。要在全社會積極營造遵守法紀,遵守社會道德和公俗良序的氛圍,提升公民自我要求、自我約束和自我反省能力,對不良傾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二是加強吸煙有害健康宣傳。
為了解決好吸煙與控煙矛盾,其次必須加強吸煙有害健康宣傳。通過溫馨提示語、圖片、動漫等大力宣傳,用活生生實例展示吸煙對人體的危害,讓一些煙民充分意識到吸煙的危害,從而害怕吸煙,減少吸煙量,甚至戒煙。當然現今許多地方很重視吸煙有害身心健康宣傳,但不可否認也有一些地方不重視這方面的宣傳。尤其是農村地區,一些黨政機關干部本身就隨意吸煙,有的公然帶頭在公共場所吸煙,如果說宣傳最多也就是在無煙日或者有上級部門檢查時,才搞一些形式,如此怎么可能發揮應有的效應呢?
要進一步加大吸煙有害健康宣傳,筆者認為除了用廣播宣傳車、張貼宣傳語(畫)外泛形勢宣傳外,有條件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村組等可定期聘請專家、醫生舉行吸煙有害知識講座、開展吸煙有害知識競賽等活動,會產生很好效果。讓更多煙民充分地意識當隨意吸煙習慣不僅對自己身體不利,對他人也會造成危害,從而進步約束自己吸煙習慣,做到文明理智吸煙,贏得非煙民理解。
三是加強執法監督警示宣傳。
要想解決好吸煙與控煙矛盾,還必須加強執法監督警示宣傳。雖然現在不少省市結合當地實際都制訂有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為何一些地方在公共場所吸煙行為卻無法杜絕呢?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強有力的執法監督警示宣傳。有的地方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白紙黑字雖然掛在墻上,但卻是形同虛設,一張廢紙,常年都沒有人去執法監督。也有的一些地方雖有監督,卻是虎頭蛇尾,條例出臺之初,媒體宣傳力度大、積極炒作、設有舉報電話、聘請文明監督員,執法積極,處罰嚴格。可是時間一長,卻慢慢地懈怠下來,或者出現執法中講人情,睜只眼閉只眼,缺乏公平正義,還有的地方時間一長基本上就沒有了監督。因而時常見到有煙民肆無忌憚在公共場所吸煙也就不足為奇了。這也極易造成與具有控煙需求非煙民的矛盾糾紛,乃至人身傷害。
加大執法監督,就是要求公共場所的主管部門要規范公共場所控煙執法,做到持續化、長期化和嚴格化。對于發現有公共場所隨意吸煙行為及時給予教育,并依條例嚴肅處罰。要讓煙民進一步做到文明吸煙、理性吸煙,尊重非煙民的健康權。
但煙民吸煙不僅是他們的權利,而且許多煙民通過振興精神,緩解壓力,疏散筋骨,從中感受快樂和愉悅,所以一刀切式蔑視、反對、禁止吸煙肯定不對,即所謂的推行片面化、絕對化、擴大化控煙是行不通的。為此也必須加大非煙民的教育引導,進行換位思考,確保他們理解、尊重煙民吸煙行為,適當避讓,緩和矛盾,實現雙贏。只有吸煙者和控煙者相互溝通,相互尊重,那么也就不存在不可解決的矛盾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