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香煙,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之神迷不已!對于不同的人來說,抽煙和不抽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人生。
我的父親是個老煙民,每天要抽煙至少1包以上。母親一直在勸說他戒煙,但是他也總是不當回事。除了在生病的日子里,煙抽得少了些外,其它時間照抽不誤。為此,父母親總是在斗智斗勇,一方要抽煙,另一方想盡辦法要勸說戒煙。勸戒煙的理由千萬條,但是抽煙才是第一條。
有段日子里,父親也曾戒煙過些日子,可是在那段時間里,父親沒有了煙的陪伴,連出門都不敢了。他說出門沒帶煙,就像現在的人出門沒帶手機似的,丟了魂了。父親說遇上好友了,人家和你打招呼時,你首先就得掏出一根煙來,這根煙就是所謂的“名片”,也是自己的“臉面”,要是人沒有了臉面,再交往就是徒勞的。
父親討厭戒煙,不光是因為遇見熟人沒有煙可以發,讓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朋友的嘲笑也是一種壓力。都抽了50多年的老煙民了,要說這個肺也早廢了吧,但是自己的身體還是沒有因為抽煙生過什么大病呢,何必要到老了,把這愛好給戒了呢?
父親也知道,戒煙難受,還落得自己不舒服,和朋友在一起更是絲毫不自在了。他就又重新拾撿起煙頭,放進嘴里,猛地吸起來,吐出一個大大的煙圈,那煙圈,久久不散開,似乎在嘲笑父親的懦弱。
父親說,抽煙人一旦沒煙抽,就像生活的五味少了一味了,而偏偏這一味是人生中更重要的,所以,他干脆再也不戒煙了,任誰勸說也不戒煙。
但是父親確實每天抽得少了些。他會在酒桌上克制著,盡量把一口酒一根煙的習慣改掉,變成了你敬我煙時我接下,但不會馬上點燃起來抽煙,而是放在酒桌旁,稍后點再抽。一頓酒席下來,盡量不超過3根煙。這樣同桌的食客們也不會有太大的意見。因為父親抽煙時,會自覺要求抽煙的同伴到戶外去,這樣在酒席前就先抽一根,酒席中段再抽一根,結束后再抽一根。
抽煙關鍵得看身邊人的態度。父親一直這樣堅持著這個原則。父親說不能太自私,有不抽煙人的時候,就得回避下,這樣就不會造成太尷尬。否則自己只管自己抽,根本不管旁人的眼神,那就太不像話了。
抽煙舒服的是自己,可也別妨礙了別人,自己享受了愜意,別的就可能遭罪。這樣的生活寧可不要。
我雖然不抽煙,但也往往羨慕別人會抽煙。因為抽煙可以促進與人交流更加順暢,不抽煙的自己可能就是缺少了交流溝通的技巧,而香煙就是其中的“神器”之一。
許多次想學習抽煙,把這樣的與煙為伴的生活過起來,但是缺少一種勇氣和力量似的,沒有邁出那一步。看著抽煙人的生活,實在羨慕,可是自己也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真正成為一介煙民。
抽煙的人說,抽啊!有煙的日子精彩無限。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