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吸煙,煙民會說這是他們的自由和權利,他人無權橫加干涉。我國法律沒有禁止成年人吸煙,公民吸不吸煙可以自由選擇,但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理解吸煙是個人自由和權利呢?既然吸煙是煙民的自由和權利,是不是就意味著煙民可以隨時隨地吸煙?非也。政治學曾經告訴我們,自由是相對的,權利也不能超越相關制度規定。因此即使吸煙是煙民個人自由和權利,煙民也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
眾所周知,煙草中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質,長期過度吸煙既對吸煙者造成身心危害,也會對周邊的人造成“二手煙”危害,這一事實已經得到醫學論證,長期以來,世界衛生組織極力倡導控制吸煙。我國自加入WTO后,也切實遵守《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要求,自覺履行義務,充分地意識到許多國家都在開展卓有成效的煙草控制工作。為了有力維護公民身心健康,逐步加大國內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力度,倡導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早在2011年原衛生部就規定自2022年5月1日起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并明確了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范圍。2013年12月中辦國辦聯合下發《關于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標志著國家加大了公共場所控煙力度;同時各省市依據本省市實際也先后因地制宜地制訂了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這些條例制度充分說明了國家高度重視公民身心健康,著力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計劃,加大控煙力度。
在這里我要告訴煙民朋友們,控制吸煙是時代潮流,是大勢所趨。珍愛生命,健康生活,共享美好,是世界的期待,也是國人的愿望。作為煙民也應該積極向往,自覺約束吸煙行為。
在煙民心中,煙是美妙的,尤其是在勞累困乏之時、壓力煎熬之下、急切焦慮之際、神情疲倦之刻、思維受阻之剎那,往往吸一支煙后倍感身心輕松,疲憊怠倦全無,憂愁惱悶拋擲九霄云外,思維豁然開朗。在他們看來這就是煙的神奇和美妙,也是煙的魅力所在。也許這一點非煙民沒有切身經歷所以無法感同身受。但無論煙多么美妙,煙民都必須遵守當前國家有關公共場所控煙要求。
自由是相對的。享受權利也必須以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道德為前提,拋開法規談自由,拋開條約制度談權利,都是行不通的。
凡事都得有規可循。不能各行其是,更不允許以各種理由為借口為所欲為。正如當前防范新冠肺炎疫情一樣,各省市都必須遵守防疫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得自行其是。每位公民也必須自覺遵守和維護當地疫情防控規范要求,堅決不允許自作主張,自由散漫,愛怎么滴就怎么滴,想怎么樣就怎么樣。
煙民吸煙必須遵守規矩,遵守條約規定。當前國家正在大力倡導公共場所控制吸煙,要深知非煙民反對吸煙,這是他們擁有健康權利的要求。那么煙民并不能以自己的自由和權利為借口來侵犯別人權利。
創造社會文明,構建和諧社會,需要人人用心用情用力。作為煙民首先就必須遵守公共場所控制吸煙的規定,要不斷提升自身素養,既要加強相關法律學習,也要加強社會公德和制度規范學習,要自覺遵守法律法紀,遵守道德規范。
盡管國家在大力倡導公共場所控制吸煙,但非煙民也不能一刀切式否定煙民吸煙。特別是看到煙民吸煙就反感,甚至惱怒成羞,橫加干涉。這容易制造矛盾,引發糾紛,甚至還可以導致事故發生。因此作為非煙民看到煙民在工作場所吸煙時,一定要巧妙勸阻,而不是霸道指責。只有巧妙勸阻才可能讓煙民虛心接受。否則有的煙民就會惱羞成怒,這樣失去理智的勸阻方式,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可能還隱藏安全隱患,是萬萬使不得的!
概括起來兩個方面。一是盡管吸煙是煙民的自由和權利,并不代表能以自由和權利為借口而變得無拘無束。要做到在允許吸煙的地方吸煙,在不允許吸煙的地方堅決不吸煙。二是非煙民也不能以“二手煙”為理由,就隨意對煙民吸煙行為蠻橫干涉,無理指責。非煙民在維護自己合法權益時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尊重煙民的人格和尊嚴,避免正面沖突,人為制造矛盾和糾紛。
期盼每位煙民都嚴格要求自己,理性吸煙,文明自我,將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同時也期待每一位非煙民充滿包容,智慧,靈活巧妙處理與煙民的關系,為構建健康綠色、文明和諧社會而貢獻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