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行業人士計算,假設生產價格20元,按照36%稅率,稅負為7.2元;假設批發價格為100元,按照11%的稅率計算,稅負為11元,兩者總計18.2元。在電子煙產品不主動降價的前提下,稅負由消費者最終承擔。
導讀
壹 || 在出臺《公告》之前,電子煙一直沒有繳納煙草類稅收中最大的一塊,也就是消費稅。
貳 || 與傳統煙草行業稅率相較,電子煙稅率并不高,但基于目前電子煙的市場規模,仍可形成穩定的稅收規模。
10月25日,財政部公布了《關于對電子煙征收消費稅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顯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進口)、批發電子煙的單位和個人為消費稅納稅人,電子煙實行從價定率的辦法計算納稅。生產(進口)環節的稅率為36%,批發環節的稅率為11%。
電子煙是指用于產生氣溶膠供人抽吸等的電子傳輸系統,包括煙彈、煙具以及煙彈與煙具組合銷售的電子煙產品。煙彈是指含有霧化物的電子煙組件。煙具是指將霧化物霧化為可吸入氣溶膠的電子裝置。
此次對電子煙征收的是消費稅,消費稅是以消費品的流轉額作為征稅對象的各種稅收的統稱,是政府向消費品征收的稅項,征收環節單一,多數在生產或進口環節繳納。消費稅是典型的間接稅,稅款最終由消費者承擔。
電子煙消費稅的開征,必然會加重電子煙消費者的成本。一位行業人士計算,假設生產價格20元,按照36%稅率,稅負為7.2元;假設批發價格為100元,按照11%的稅率計算,稅負為11元,兩者總計18.2元。在電子煙產品不主動降價的前提下,稅負由消費者最終承擔。
“煙、酒生產環節可能會低價銷售給屬于自身的銷售公司,帶來消費稅的流失,所以在銷售環節加征了一道消費稅。”上述行業人士告訴記者。
預期
對電子煙征收消費稅的預期一直存在。
山東大學稅務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華告訴記者,消費稅目錄本身就包含煙酒,將電子煙納入煙草的目錄下,擴大了消費稅在煙草目錄的征稅范圍,完善消費稅制度,更好發揮消費稅引導健康消費的作用。其次,電子煙也是煙草的一種,從健康的角度,尤其是從保護未成年人的角度將其納入征稅范圍也是應該的。
2021年11月26日,《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正式公布施行。《決定》明確了“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本條例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2022年3月11日,國家煙草專賣局發布《電子煙管理辦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電子煙管理辦法》明確了電子煙的定義和監管對象,將電子煙的生產和質量管理、銷售管理、進出口貿易和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等納入了煙草專賣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管下,規范了電子煙的市場秩序。
2022年8月,《稅務研究》發表的《關于電子煙征收消費稅的研析》一文提到,煙草消費具有一定的價格彈性,對其開征消費稅后部分稅負將向消費者轉嫁,價格上漲能夠減少消費者對其消費的數量,以達到控煙效果。我國目前已對卷煙等煙草制品征收消費稅,實現對身體健康不利的卷煙等煙草制品的“寓禁于征”目標。對于有類似卷煙等煙草制品的危害身體健康的電子煙,同樣應該通過征收消費稅,實現對于電子煙的“寓禁于征”目標。
上述文章還建議,從價格的匹配角度衡量,電子煙在生產環節與批發環節的從價稅率應與甲類卷煙一致,即在生產環節按照56%的從價比例稅率、在批發環節按照11%的從價比例稅率征收。
其依據是,以某上市電子煙龍頭企業的產品為例:該企業一次性電子煙的銷售價格為39元,產品注明的抽吸次數約300次,折算單次抽吸成本0.13元;該企業合并售賣的煙具與煙彈分離式電子煙,售賣價最低299元,產品包含兩顆煙彈,單顆注明的抽吸次數約500次,折算單次抽吸成本約0.30元。
上述文章還提到,對加熱卷煙的實驗測試:每支普通卷煙抽吸約為13次,若單次抽吸成本為0.13元(與一次性電子煙相似),則折算后每標準條零售價為338元,屬于一類卷煙;若單次抽吸成本約為0.30元(與合并售賣的煙具與煙彈分離式電子煙相似),則每標準條零售價為720元,也屬于一類卷煙。
在出臺《公告》之前,電子煙一直沒有繳納煙草類稅收中最大的一塊,也就是消費稅。目前,卷煙消費稅在生產環節對甲類卷煙與乙類卷煙分別適用不同稅率:甲類卷煙,即每標準條(200支,下同)調撥價格在70元(不含增值稅,下同)以上(含70元)的卷煙,稅率為56%,同時按照0.003元/支從量征收;乙類卷煙,即每標準條調撥價格不足70元的卷煙,稅率為36%,同時按照0.003元/支從量征收。
按照2018年東方煙草報發表的《就煙草行業稅、利情況訪國家局煙草經濟研究所有關負責人》一文提及,中國涉及煙草行業的稅種主要有煙葉稅、消費稅、增值稅、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此外,我國煙草企業作為專賣體制下的國有煙草企業,除了繳納各項稅收外,還需繳納國有資本收益、專項稅后利潤等。按照向國家財政稅務部門繳納的全口徑稅費占煙草企業銷售總額的比重計算,我國煙草綜合稅負目前高達66.8%。
作用
對電子煙開征消費稅,首先是可以增加財政收入,其次就是希望通過價格來調整電子煙消費市場的健康發展。
一位稅收研究人士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生產企業會以較低價格將產品出售給煙草銷售公司,銷售公司再以正常價格銷售給其他批發商,消費稅前者稅率為56%,后者稅率為11%。
與傳統煙草行業稅率相較,電子煙稅率并不高,但基于目前電子煙的市場規模,仍可形成穩定的稅收規模。
上述《關于電子煙征收消費稅的研析》的文章提到,電子煙行業經過多次創新,產品已經基本穩定,多家電子煙企業已經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電子煙市場規模迅速擴大。2021年電子煙國內市場規模(零售)為197億元,比2020年的145億元增長36%;2021年國外電子煙市場規模(零售)800億美元,同比大增120%,三年復合增長率為35%。這些表明電子煙行業已經度過導入期,正處于成長期。相較于導入期,成長期企業不再單純進行資本投入,產品推廣也已經基本到位,快速增長的銷售收入成為電子煙消費稅的可靠稅源。
按照2021《電子煙產業藍皮書》數據,截至2021年末,我國國內共有電子煙制造及品牌相關企業超過1500家,其中,制造商企業1200余家,電子煙品牌企業200余家以及120家左右的煙油企業。2021年中國電子煙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了197億元,同比增長36%。
“從行業的規模可以看出,雖然電子煙的消費稅稅收的總額不是很大,但是增加了電子煙的成本,重要的是能保證現在煙草的稅收。”上述研究人士表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