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10月8日,G129次列車在即將抵達上海虹橋站時,突遇車廂煙霧報警,引發列車降速緩行并晚點。這次事故是一名乘客躲在廁所吸煙導致的,最終因危害鐵路安全對這位乘客處以行政拘留5天的處罰。
高鐵上不能吸傳統香煙已經成為廣大乘客的共識,大多煙民們也都默默遵守著社會準則與法律法規。但在此事件被爆出的前一天,有一名乘坐由北京開往張家界的G689次列車的乘客,上傳了一段視頻:同車廂的一名女子在列車循環播放禁止吸煙宣傳語的情況下,仍舊在座位上吸電子煙,旁若無人。
隨后,有網友向鐵路12306求證相關規定,其客服回應:乘客可以攜帶電子煙上高鐵,但不能抽。“公共場所不能吸煙”可謂人盡皆知,可隨著電子煙使用者的增加,其在公共場所的濫用問題也頻頻爆發。
時常出入各類娛樂場所的小t發現,如今確實很難在嚴格遵守控煙條例的公共場所聞到強烈的煙草味。但部分顧客脖間懸掛的電子煙以及不時飄來的不明味道,卻又在時刻提醒著小t,二手煙從未遠去。
對此,也有網友也表露出了非常強烈的抵觸情緒:
@朝時陽光暮時雨:公共場所一律禁煙。
@志霄888:支持!
@樣小六:電梯、辦公室都應該禁止吸電子煙。
@哼哼哈兮:公交站臺能不能也禁止?
即便民聲如此,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目前我國并沒有明確且統一地將電子煙劃入控煙的范圍內。這也導致許多電子煙使用者認為電子煙區別于傳統香煙,不在禁煙之列,且對周圍人并沒有造成嚴重的影響,比如沒有釋放強烈的煙霧、沒有造成二手煙污染、不會觸發煙霧報警器等。
但電子煙具有成癮性且能夠對身體造成危害是事實,在公共場所吸電子煙的行為與吸傳統香煙無異,都是對他人權益的一種侵犯。去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進行第三次修訂時,也明確了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本條例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如今,國家更是正式將電子煙納入監管,從生產到銷售的全流程都進行了規范化管理。
基于目前社會各界對于電子煙的關注,相信很快就會迎來國家層面的針對公共場所禁吸電子煙的相關立法,以消除目前各地方立法中的一些模糊地帶,讓電子煙從生產制造到消費使用,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而在這個過程中,也希望廣大煙民能夠理解,即使加了電子二字,本質上也還是煙,禁止吸煙的場所也禁吸電子煙。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對其他人造成危害,是煙民們必須遵守的,也是非煙人群與吸煙人群和諧共處的重要守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