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1日,成都青羊區一家商場里,唐某點了一根煙。煙還沒燃到過濾嘴,就被路過的金爛爛出聲勸阻。三句話不到,唐某抬腳就踹。200元治安罰款、一紙傳票、一場“小題大做”的官司,讓這根煙在熱搜上掛了整整三天。新聞評論區里,罵唐某的有,罵金爛爛“矯情”的也不少。
最近《南方人物周刊》對這一事件進行了還原,并對事件主角——金燦燦進行了采訪。透過詳實的報道,我們看到了被熱搜評論掩蓋的細節。
當我們讀到金爛爛的故事,內心難免五味雜陳。她的遭遇,折射出非煙民對二手煙侵害的憤怒與無奈,也揭示了當前控煙法規執行中的困境。這場因“一根煙”引發的沖突迫使我們思考一個核心問題:在無法或不愿放棄吸煙習慣的前提下,煙民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思想與行為,才能減少沖突,與周圍環境及非煙民和諧共處?
01、先把“自由”關進籠子:認清權利的邊界
中國疾控中心2023年發布的《中國成人煙草調查報告》顯示,全國15歲及以上人群吸煙率為26.6%,約3.08億人;而被動吸煙人數則超過7.4億。數字背后,是7.4億個“金爛爛”——他們可能在地鐵口、餐廳、寫字樓消防通道,被嗆得直皺眉,卻不好意思開口。
1987年國務院頒布了《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2016、2017年又兩次修訂,始終保留同一條: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2021年《健康上海行動》實施,上海室內全面禁煙;2022年北京把電子煙也納入“控煙黑名單”;2023年,深圳開出全國首張“向未成年人售電子煙”50萬元罰單。
法規一條比一條細,可“唐某們”依舊層出不窮,原因無他:有人把“吸煙自由”當成了“隨地吸煙的自由”。
自由不是無邊界的。約翰·密爾在《論自由》里說得明白:“你揮拳的自由止于他人鼻尖。”煙霧也一樣——它飄到別人鼻腔里,就不再只是個人選擇,而是公共議題。煙民首先要做的,是把“自由”關進籠子,認清那根看不見的邊界線:只要空間不是完全屬于自己,就先把煙掐了,或者換個地方。
02、從“理所當然”到“心懷歉疚”
金爛爛的母親曾勸她:“沒必要較真,快點走就好。”這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折射出社會對二手煙侵害的長期縱容。而煙民絕不能心安理得的享受這種縱容,若想打破偏見和沖突,就需要培養一種“共情式自覺”——理解非吸煙者的不適,接納自己行為的“侵入性”。
在金燦燦的這起沖突中,唐某在警察到場后仍邊吸煙邊笑,這種無所謂的態度比踹人的一腳更傷人。反觀另一種可能:若他在被勸阻時能放下抵觸,說一句“抱歉,沒注意這里不能吸煙”,矛盾或許就能化解。態度的差異,往往決定了事件的走向。
煙民需要明白:非吸煙者的勸阻不是“找茬”,而是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就像金爛爛保留醫院診斷證明、堅持起訴的行為,本質上是在捍衛“不被侵害”的權利。當煙民面對勸阻時,與其反感抵觸,不如心懷歉疚,畢竟是自己的行為先越了界。這種態度的轉變,不是妥協,而是對他人基本權利的認可。
03、讓吸煙成為“不打擾”的選擇
認知與態度的落地,終究要靠具體行動。對煙民而言,和諧相處的關鍵在于:讓吸煙行為盡可能縮小對他人的影響,甚至做到“零打擾”。
首先,室內公共場所是絕對禁區,這不僅是法規要求,更是社會共識。金爛爛案發后,商場才張貼“禁止吸煙”標識,這種事后補救的被動,恰恰提醒煙民:不能依賴環境提示,而要主動判斷空間性質。電梯、餐廳、辦公室、商場……這些封閉或人員密集的場所,永遠不該出現煙頭的火光。
其次,即使在允許吸煙的戶外區域,也應與他人保持距離。兒童、孕婦、老人、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對二手煙的耐受度更低,需刻意避開。吸煙后,不妨多停留片刻,待身上煙味散去再靠近他人——這些細節里的體諒,比任何道歉都更有力量。
再次,面對勸阻時,用克制代替對抗。唐某因一句勸阻便動粗,最終被罰款200元仍拒絕道歉,這種升級沖突的行為,既違法又失德。其實多數勸阻者的初衷并非敵意,而是維護共同空間的舒適。一句“不好意思,馬上滅掉”,既能化解尷尬,也能體現修養。就像金爛爛說的:“我只是在維護自己的權益,不是要和誰過不去。”煙民的退讓,本質上是對規則的尊重。
04、在妥協中尋找共存的可能
金爛爛在法庭上的訴求很簡單:道歉與賠償。對她而言,這不是“小題大做”,而是“內心秩序”的重建。這個細節提醒我們:吸煙者與非吸煙者的矛盾,從來不是“禁煙”與“吸煙”的二元對立,而是如何在差異中找到平衡。
煙民不必因習慣而愧疚,但需因影響而自覺。就像有人對花粉過敏,養花者會主動將花移至陽臺;有人怕吵,喜歡熱鬧的人會控制音量。吸煙這件事,也該遵循同樣的邏輯——不是否定習慣,而是約束行為。
一支煙的重量很輕,輕到可以隨手點燃;一支煙的影響很重,重到能引發沖突、傷害健康。對煙民而言,與世界和諧相處的秘訣,或許就藏在點煙前的那一秒停頓里:看看周圍,想想他人,讓自由與責任同行。這不是對習慣的妥協,而是對文明的成全。
原創聲明:本文系煙草在線用戶原創,所有觀點、分析及結論均代表作者個人立場,與本平臺及其他關聯機構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決策建議或專業指導。本平臺不對因依賴本文信息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后果承擔責任。
版權聲明:未經作者書面明確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全文/部分轉載、摘編、復制、傳播或建立鏡像)使用本文內容。若需轉載或引用,請提前聯系煙小蜜客服(微信號tobacco_yczx)獲得許可,同時注明作者姓名及原文出處。違反上述聲明者,作者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