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在江西永豐煙區,烤煙產業已成為農業機械化的典范。日前,筆者在沿陂鎮煙葉生產片區,見識到了機械化作業的“威力”。
在永豐縣沿陂鎮,時不時就能看到拖拉機在地里“突突突”,半晌功夫就深翻了一大片。
看到筆者一行來到地邊,機耕手劉小平停下拖拉機,忙著和大家打招呼。“今年我家要栽30畝烤煙,用機械來深翻、旋耕、起壟、打穴,節約了不少人力、財力,效率提高了,時間也節約了。”他說。如果按一畝地來計算,以前全靠人工來深耕、耙地、起壟、打穴的話,需要3天時間,花費在600元左右;之前零散請拖拉機操作的話,一畝地需要200元左右;現在由合作社的機耕隊統一操作,20多分鐘就能深翻好一畝地,而且都是規范的操作,方便今后開溝排水,這樣整地之后,土壤非常細碎后續的移栽、小培土環節又可以節省不少人工,一畝地還能省下100多元錢,真是省時省心省錢。
“我現在加入了合作社的機耕隊,不僅可以整好自己家的煙地,還能幫其他煙農整地。一年下來,僅拖拉機耕地的收入就有三四萬塊錢。”劉小平介紹,除了自家種烤煙有一份收入,加入合作社機耕隊還能有一份收入,合作社統一調配任務,不愁沒活干。
據永豐縣金葉煙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蔣爾正介紹,目前合作社共有34臺拖拉機,鏵犁、圓盤犁、旋耕機有50余套,合作社將機耕手按煙葉生產面積分為34個片區進行整地作業。“有了機耕隊,對于煙農來說,真是省了心,因為機耕隊的農機都是根據煙葉栽種的規范要求來改裝,統一標準作業,便于煙田后期規范管理。”機耕隊的機手都要經過統一培訓,拖拉機根據不同機型,會配置不同掛件,耕作更規范。
沿陂鎮的深翻機耕隊只是永豐煙區機械化作業的一個縮影。
為進一步減少煙農用工成本,近年來,永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與合作社積極溝通協調,分年度推進,全面修理現有的起壟機、開溝機、覆膜機、打穴機。目前,全縣煙葉生產深翻、旋耕、起壟、覆膜、開溝、打穴均用上了機械。永豐縣局(分公司)通過積極引導合作社組建專業化機耕隊,吸納社會農機,簽訂服務協議加入合作社機耕隊。根據地塊規劃情況,合作社統一調度機耕隊員開展作業,機耕后煙農簽字確認作業面積和質量,由合作社支付費用給機耕隊員,最后按照實際作業面積進行多退少補。
據了解,永豐縣局(分公司)以全程機械化為抓手,大力推廣機耕專業化服務,作業效率大大提高。無人機植保大大提高了田間作業效率,為煙農降低了勞動成本。烘烤期新型燃燒機的推廣,解放了傳統烤房勞動力的制約,節約了燃煤,在減少煙農資金投入之外,更加綠色環保。
合作社將轄區農業生產資料有機組織起來,實行資源共享,合理調配,減少農機空轉,提高作業效率,最大限度地為烤煙機械化種植生產服務,加快了大田整地進度,統一了作業標準。
據核算,煙農通過合作社專業化機耕,比以前自己聯系機耕手減少成本10~20元/畝。未來,永豐縣局(分公司)將把機械化生產作業作為工作重點,合作社積極擴展機耕專業化服務范圍,加大適宜農機和實用器具引進和改造升級,在大力推行機械化作業的同時,注重“機藝”融合,標準統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