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是企業生產經營的物質基礎。對于大多數企業特別是生產型企業來說,須臾離不開設備的正常運行。
把設備管理好,保證完好率,降低故障率,有利于企業生產經營的連續有序開展。設備管不好,故障率高,完好率低,時常出現停工停產,必然拖累企業生產運行效率,影響訂單及時交付,損害企業形象。同時,還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維修,必然增加成本費用,降低經營效益。
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企業設備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不僅精密程度高,而且生產連續性強,每臺設備的投入都相當巨大,設備折舊在生產經營成本中占有相當的比重。把設備管理好,保證完好率,降低故障率,最大程度地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是企業攻堅克難、提質增效的一項長期重要工作。
提高設備完好率,必須在精細化管理上下功夫。給設備分類建檔,詳細記錄每臺設備的各項參數,以及投運、保養、維修、更換、改造等過程,通過分析梳理,摸清“脾氣”,形成設備信息“數據庫”,以此指引管理人員精準掌握設備的運行情況,增強預見性、計劃性、超前性,為設備的精細管理打下堅實基礎。
通過落實掛牌承包管理舉措,明確管理人員職責,健全巡回檢查制度,有利于及時發現和處理隱患;通過完善考核激勵機制,開展設備管理勞動競賽,有利于激發責任者的主動性、創造性,提高維護保養的到位率;通過強化設備管理業務技術培訓,有利于提高設備管理的精準性、可靠性,保證完好率,降低故障率,放大創效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