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車間共裝配了六組進煙輪部套總裝。經跟蹤監測,六組進煙輪部套的遠端跳動、圓弧齒輪噪音均合格,部套合格率由13.7%提高到100%,質量問題得到徹底消除!”在近日召開的季度總結會上,常德煙草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總裝車間現場工藝員王志雄向大家宣告了這樣一個好消息。
進煙輪是ZJ119型超高速卷接機組濾嘴接裝機上的關鍵部套,主要負責接收卷煙機傳送來的雙倍長煙支,并將煙支傳遞至濾嘴接裝機內部。
由于結構復雜,涉及的零件數量多,進煙輪部套裝配難度大,合格率一度低至16.7%。且導致整體裝配質量不過關的可能性故障點多,一次交檢不合格,需要反復拆解部套、更換零件才能查明原因,耗時較長,不但浪費了人力資源,同時增加了生產成本。
今年年初,常德煙機公司總裝車間成立以王志雄為帶頭人的QC攻關小組,抽調研發、工藝、質檢、操作等環節的骨干力量進行聯合攻關。
在充分調研現狀后,王志雄發現,要解決合格率低的問題,就要提高遠端跳動合格率和圓弧齒輪噪音合格率。他和小組成員分析討論,制定了原因分析系統圖。通過頭腦風暴法,大家共查找出輪體不合格、擺桿不合格、夾套設計不合格、活動吸爪裝配不當等8條可能導致問題產生的末端因素。
對照問題,結合現場情況,小組成員分析發現:由于進煙輪部套關鍵零件2ACM110AAB00輪上安裝有14根軸,活動吸爪裝配在各根軸上,由于各軸位置精度不同,容易導致活動吸爪的遠端跳動不同。擺桿是一個杠桿,每個擺桿連接一個活動吸爪,如果夾角、桿距誤差大,就會導致活動吸爪的遠端跳動不同。夾套跳動大,端蓋跳動大,使得輪變形,就會導致活動吸爪的遠端跳動較大。由于活動吸爪結構特殊,表面噴粉,用常規方法裝配,容易導致活動吸爪的遠端跳動超差。
王志雄分析原有齒輪設計,發現設計基準、加工基準同安裝基準不重合,極易出現基準不重合誤差。圓弧齒輪的測隙一般為0.1~0.15毫米,而裝配要求為0~0.04毫米,如果按通用標準加工,裝配時就會出現齒頂干涉。
找到問題原因后,小組成員決定先調整1ACM110AAB00輪體的加工工藝。該零件為鋁合金件,強度低、易變形、孔位置無法保證,其位置精度要求在0.1毫米以內。王志雄在與設計研發員、機加工工藝人員充分討論后,決定按預制件加工,粗加工各缺口、孔,留余量后進行自然時效處置(放置時間>1個月);優化加工程序并增加裝夾檢查,增加精車基準面工步,工裝裝夾后檢查貼合面間隙,裝夾至機床后用測頭檢查端面跳動情況;模擬裝配制作檢測工裝,加工完成的每一件零件需在工裝上進行檢測。按新工藝試制五件成品后,小組成員進行對比,發現加工精度明顯提高,五件零件全部合格,改進效果明顯。
輪體加工工藝變革后,小組成員開始試驗調整擺桿加工工藝,改進夾套設計。試驗結果顯示,擺桿零件高精度部位采用線切割加工后,完全保證了一致性,加工精度有了質的飛躍;將夾套零件的設計全跳動要求值從0.02毫米改為0.008毫米后,遠端跳動減小0.005毫米,零件的加工方法與原來一致,無需增加任何成本。
為了精益求精,王志雄還和小組成員一起改進了圓弧齒輪對研磨工藝,通過配對研究,將研磨間歇控制在0~0.01毫米,消除了齒輪嚙合運行時的異常噪音。
全面改進后,進煙輪部套質量穩定,改進實施方案在理論上和實際操作上具備可行性,改進項目于3月底成功通過公司內部驗收。如今,已裝配好新接煙輪的首批ZJ119型機組順利通過出廠檢測,待發往用戶生產現場。
“據測算,按照新工藝裝配接煙輪,每年可以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37萬余元,小改進帶來大收益。”站在包裝好的設備前,王志雄說,“ZJ116型機組的進煙輪部套與ZJ119型機組的相似,下一步,我們要把該項成果應用在ZJ116產品上,一定能收獲更大的改善效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