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參加工作開始,我主要從事設備領域的工作,從操作工做起,歷經維修工、一般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等多次崗位調整,經歷了煙草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和裝備技術水平的快速進步。可以說,以設備為媒,我與煙草共成長。
技改添力 專業(yè)融合
1994年7月,我從學校到山東青島卷煙廠報到,乘坐公交車還沒看到煙廠大門,就已經知道快到了,因為很遠就聞到了“煙草的味道”。第一次踏入車間,看到的是這樣一幅景象:環(huán)境雜亂,設備擁擠,工人忙碌。當時,青島卷煙廠的卷接包設備普遍老舊,設備有效作業(yè)率較低,卷接、包裝工序之間需要人工卸盤、上盤,裝封箱工序需要人工裝封箱、搬運,車間工人工作強度很大,一個班下來,工作服上常常滿是汗水和煙塵。
那時,青島卷煙廠已完成“七五”技改項目,制絲生產線全線更新。看著那條煥然一新的制絲生產線,我內心充滿了期盼,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用上新設備。
愿望很快就成為現實。1996年,青島卷煙廠引進大量新設備。新設備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幅度降低,車間生產現場也逐漸變得整潔有序,可以說樣樣都好,只有一點美中不足:當時的進口設備操作界面和故障報警信息都是英文顯示,車間絕大多數工人看不懂,影響工作效率,也容易造成人身或設備安全事故。
看到這種情況,我主動請纓,和幾位同事一起,承擔起了新設備操作界面、故障報警信息和處理措施等的翻譯、普及工作。我們在車間開水間門口掛了一個小白板,每天更新一條故障提示的中英文對照描述、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為了更準確地翻譯設備專有名詞,我們下班后查找、翻閱設備操作、維修手冊,上班后向維修工老師傅們請教,力求表述得精準簡潔、通俗易懂。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我們的工作得到了車間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
這應該是我這個機械專業(yè)畢業(yè)生深入學習設備結構原理,把專業(yè)知識和崗位工作結合起來,真正了解設備、琢磨設備、喜歡設備的一個切入點。
因為在設備操作崗位上的努力工作和優(yōu)異表現,1997年,我獲得了進入煙草行業(yè)后第一個榮譽稱號:青島市“青年崗位能手”。
鉆研理論 技能提升
1998年,我被選拔為包裝機械維修工。隨著裝備的更新,企業(yè)在維修工培養(yǎng)上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做法:指定經驗豐富的維修工以師帶徒的形式手口相傳,為維修工們安排鉗工、機械原理、煙機維修等系統培訓。我向車間要來設備圖紙和維修手冊,形成了一套自主學習方式——向設備圖紙學、向維修手冊學、向安裝調試工程師學、向經驗豐富的維修師傅學。
看圖紙,了解設備構造和運行的基本原理,對設備形成整體把握;看手冊,掌握排除故障的規(guī)范流程和零部件調整的標準方法,即便碰到不常見的故障也能更容易上手處理;向工程師學,深入了解設備零部件結構、工作原理和輔料適應性調整方法;向老師傅學,了解同一型號不同設備之間的個體差異,學習老師傅們在實戰(zhàn)中摸索出來的維修技巧。這么多管齊下,我的技能水平提升得很快,能夠獨立處理一些疑難問題。
有一次,車間一臺包裝機的小盒透明紙和條盒透明紙包裝質量總是出現缺陷,產品質量不穩(wěn)定,經過長時間調整也不見改觀。當年夏季集中停產時,車間把排故的重任交給了我。我從設備結構和原理入手,找來了專用工裝和量具,逐一測量、調整傳動部件和執(zhí)行機構,用了近三天時間,將設備調整至最佳狀態(tài)。復工時,設備運轉順暢,透明紙包裝非常美觀。那一刻,我感覺自己的學習和付出在生產中得到體現,心里是滿滿的成就感。這些小成就的疊加,成為我專心研究設備、服務機臺的動力。
2008年,我獲得“泰山杯”第三屆全國煙草行業(yè)煙機設備維修職業(yè)技能競賽GDX2機型第一名,并獲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次年獲評煙機設備維修高級技師。
管理創(chuàng)新 精益求精
青島卷煙廠有個理念:優(yōu)秀的操作干維修,優(yōu)秀的維修有舞臺。2008年,作為設備維修工優(yōu)秀代表,我走上了設備管理崗位。
如何將自己多年來積累的技術經驗轉化為設備管理效能,成了我需要面對的新課題。結合所學設備管理知識,聯想到修復透明紙包裝質量缺陷的那次經歷,我腦海中形成了自己的思路——要實行標準化管理,讓每一位操作工、維修工、管理員,甚至是新手,都能按照模式把設備使用好、維修好、管理好。
于是,我和同事們一起定標準、建制度,推進TnPM管理體系,建設設備綜合管控信息化平臺,實施設備潤滑管理和狀態(tài)監(jiān)測等專項改進,在節(jié)約維修費用的同時,大幅提升了企業(yè)設備管理水平。
2010年至2011年,我借調到中國煙草機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煙草行業(yè)設備管理績效評價體系、設備檢維修體系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3年,全國煙草行業(yè)設備管理現場會在青島卷煙廠召開,會上,青島卷煙廠以“精確數據管理、精準狀態(tài)預測、精心維護保養(yǎng)、精算成本控制、精實績效管理、精干隊伍建設”為主要內容的“六精”設備管理模式驚艷亮相,得到國家煙草專賣局領導的高度評價。會后,多家兄弟單位專程前來考察學習設備管理經驗。直至今日,“六精”設備管理模式仍然是青島卷煙廠設備管理的一張亮麗名片。我也因為在此之中做的一些工作,得以參與煙草行業(yè)“卷煙工廠設備健康管理”“ZJ116和ZB48的精益管理”等專題研究,與同事們一起,扎實推進國產超高速機組運行穩(wěn)定性和運行效率提升,繼續(xù)探索行業(yè)設備管理最前沿……
十多年間,我通過設備管理培訓、精益診斷等形式,在行業(yè)內共享課題研究成果和設備管理經驗,為行業(yè)設備管理水平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
智能制造 互聯互通
近年來,青島卷煙廠積極響應煙草行業(yè)開展智能制造、建設智慧工廠的要求,探索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制絲生產線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廠里考慮到項目與設備緊密相關、創(chuàng)新性強的特點,將這一任務交給了我。
信息化技術和智能制造知識是我知識結構的短板,我和項目團隊成員投石問路,邊學習、邊研究,結合已有設備管理工作經驗,確定了“類腦指揮智能化、無人生產標準化、虛實聯動透明化”的智能制造項目建設目標,以制絲車間5000kg/h制絲生產線為試點,搭建智能制造、知識庫、IOT、大數據和機器學習五大平臺,構建起車間物聯網,人、機、料、法、環(huán)、測全面互聯互通,在較高水平上實現了生產線的全面感知、物物互聯、預測預警、在線優(yōu)化和精準執(zhí)行。項目被中國工業(yè)互聯網研究院寫入《工業(yè)互聯網與卷煙制絲智能制造融合發(fā)展白皮書》,并作為典型案例在煙草行業(yè)企業(yè)管理會上發(fā)布,引發(fā)熱烈反響。
2021年5月,我擔任青島卷煙廠信息管理處處長,按照企業(yè)“十四五”發(fā)展規(guī)劃,牽頭推進智能工廠建設任務。身份的轉變意味著工作內容、方式和側重點會截然不同,我也充分認識到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方面,自己所欠缺的還有很多,必須在新的領域中繼續(xù)學習和充實自己,才能擔當起智能工廠建設的重任。
我很喜歡一句話:“能挑千斤擔,不挑九百九”,我也把這句話以及自己的理解和年輕人分享。我深知,正是煙草人的這份擔當,造就了煙草行業(yè)的高質量發(fā)展。我也將繼續(xù)保持這種狀態(tài),與煙草行業(yè)一道,繼續(xù)昂首向前。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