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濟南卷煙廠卷包車間計量員劉鑫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ZB47包裝機組前查看質量檢測裝置運行情況。
“現在的檢查驗證只需要通過一張表就能搞定,這多虧了機臺上的智能‘點’評員。”劉鑫說。
他口中的智能“點”評員,是濟南卷煙廠與上海煙草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合作開發的質量檢測裝置多維評價系統。該系統通過設置檢測點,能夠實時匯總評價數據并生成校驗清單,助力車間實現對質量檢測裝置的多維度、實時、全方位監測。
據了解,以往ZB47包裝機組驗證質量檢測裝置的方法是進行“缺陷煙”試驗,不僅驗證方式單一,還存在耗時長、樣本少、不便操作等問題。
為解決這些痛點,質量檢測裝置多維評價系統的開發和應用被提上了日程。
“只有運用好多維評價才能改變以往驗證方式單一的問題,對質量檢測裝置的運行情況有更加公正、客觀、科學的判斷。”卷包車間副主任馬萬強介紹道,“打個簡單的比方,一款手機,你用后說好,我用后說不好,都不夠客觀。比較客觀的評價應該是匯總了大量用戶體驗的多維評價。”
如他所言,濟南卷煙廠在和上海煙機公司合作開發系統時,詳盡梳理了設備質量檢測裝置運行的關鍵節點,最終確定了39個檢測點。這些檢測點匯總生成的多維評價,能夠幫助計量員更為準確、客觀地掌握質量檢測裝置的整體狀態。
“我們在系統設計時遵循的是相位邏輯、工位邏輯、上下游邏輯以及計數邏輯,不同的檢測點各自遵循一種邏輯,對裝置的‘工作質量’給出判斷。”馬萬強補充道,“比如,我們已知一定量的鋁紙能夠在一個時間區間內生產固定數量的產品,如果超出了這個區間檢測裝置仍然‘不作為’,檢測點就會根據計數邏輯給出相應評價,方便后續調整優化。”
在建立科學合理的設備評價機制的同時,該系統也充分考慮到員工工作實際,以智能化的人機交互方式讓隨時監測、大范圍監測成為可能。
“以前每個班組開工前都要驗證一次,整個過程會占用一定時間,影響生產的連貫性。”劉鑫回憶道,“從一個班組驗證到下一個班組驗證,中間有幾個小時的‘真空期’,如果質量檢測裝置出了問題,會給生產帶來一定影響。”
如今,這種“真空期”已經不復存在,人工驗證逐漸被智能化檢測取代,計量員可以隨時調取校驗清單,“把脈”質量檢測裝置運行情況,也有了更多時間往返于各機臺間,以更高頻次的驗證為產品質量保駕護航。
“現在不再被局限在開工前的‘試一試’,有了更多時間,可以站在不同角度‘看一看’‘想一想’。”劉鑫坦言。
系統的開發提升了機臺質量檢測的科學化、智能化水平,也帶動了相關人員工作方式方法的轉變,成為濟南卷煙廠提高設備前期管理水平、探索國產煙機“個性化點單”的一次有益嘗試。
“煙機企業供應的煙機都是標準化的,通過對自帶檢測裝置進行二次開發,我們更好地滿足了自身個性化需求,也積累了寶貴的合作經驗。以后再從煙機企業引進設備時,也有了更為明確的定制方向。”馬萬強說。
從“你提供什么我使用什么”到“我需要什么你定制生產什么”,濟南卷煙廠近年來持續深化與國內煙機企業的合作,力求讓更多、更適配生產需求的國產煙機在車間落地生根,助力智能化工廠建設。
比如,他們于2021年5月14日與上海煙機公司簽署了共建卷煙智能工廠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在智能制造平臺應用測試、全流程消耗即時成本管控、AI深度學習技術應用、設備狀態智能檢測、小盒商標紙自動上料機器人開發等領域開展了深度合作。
生產賦“智”是為了更加專心致“質”。濟南卷煙廠認為,智能化設備的應用,始終要以保障產品供應、確保產品質量為原則。未來,他們會在生產過程中引入更多類似智能“點”評員的“新成員”,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