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支持、大膽使用青年科技人才。江蘇中煙南通煙濾嘴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南濾公司”)深入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深化青年科技人才培養機制,通過建強“科技小院”主陣地,建好“引培育用”全鏈條,多點發力打通人才成長通道,著力構筑濾棒行業特色鮮明、始終領先的人才陣地和創新高地。
探索培養新模式,激發活力新引擎
構建科技人才隊伍梯次化培養模式,南濾公司突出抓好青年科技人才的精準發現和科學培養,以高質量人才供給保證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聚焦隊伍結構,制定實施“科技小院”人才培養方案。分層分級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在實踐中探索出科技創新、服務發展和人才成長“三位一體”的新模式,真正把青年科技人才選拔出來、精心培育起來、合理使用起來。
聚焦研發項目,著力打造雙線一體化創新生態。編制形成《科技創新機制研究圖譜》《科技創新機制研究報告》,不斷優化研發機制流程。重視發揮人的關鍵作用,推進實施技術板塊化與項目矩陣化,成立工藝、材料等9個技術板塊,有意識地給青年人“壓擔子、搭臺子、架梯子”,對優秀苗子充分支持、大膽使用。
聚焦技術攻堅,深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協同創新機制。構建完善知識產權聯合研究中心、煙用纖維材料聯合實驗室研發創新平臺,與東南大學、山東大學、上海新型煙草制品研究院、鄭州煙草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和頭部企業建立密切聯系,開展“產學研”項目布局,提升技術板塊創新能力。
聚焦創新活力,開展“科技小院”系列活動。通過 “微講堂”“產品守護者發布”“榜樣在身邊”等活動,優選行業青年托舉人才、重點青年科技人才等先進典型分享項目成果與研發心得,為后續工作開展提供思路、明確方向。
打造培養主陣地,厚植沃土育人才
南濾公司以行業級煙濾嘴技術中心為依托,加大“高尖緊缺”人才引培力度,用好江蘇中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高層次創新平臺,聚力煙用紙基材料、功能顆粒、試驗裝備、知識產權四大價值要素,構建起“1+4”研發創新平臺,通過項目化、矩陣式管理,合理調配資源,打造“如魚得水、如鳥歸林”的創新生態。
(青年研發員秦昌峰在“昌峰號”機臺跟蹤新品生產情況)
正是在優良環境、寬松氛圍和自身努力等多種因素共同加持下,“昌峰號”這一“企之重器”耀世而出。南濾公司裝備研發員秦昌峰目睹國內細支復合濾棒成型設備尚未開發、國外廠家技術封鎖的現狀,憑借扎實的專業功底、強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效的協同配合,自主開發出效率提升30%、有效作業率達99.9%的“昌峰號”機臺,以匠心淬煉“敢為人先、開放包容”的創新精神,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裝備保障。
創新高地結碩果,助力企業新發展
作為江蘇中煙全資子公司,南濾公司全心全意服務“南京”“蘇煙”雙品牌發展。“科技小院”研發團隊對接“南京(細支九五3mg)”開發需求,完成細支片基“龍形”空芯三元復合濾棒開發,有效實現降焦與煙香的平衡,目前已實現批量生產應用,有力支撐蘇產低焦高端卷煙產品開發戰略布局。
(青年研發員周成喜在實驗室開展芯材配方研究)
“科技小院”通過積極搭建平臺、拓展載體,營造有動力、有活力、有創造力的成長環境,為創新創效保駕護航。近年來,南濾公司科技創新成果不斷取得突破,在近幾年獲得的110件授權專利中,青年科技人才的貢獻率為100%。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展望未來,南濾公司將持續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力度,全面推動人才資源和創新要素的功能互補、良性互動,充分激發青年科技人才創造活力,力爭將源源不斷的人才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