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依法治國的持續深入,社會各界對于慈善行為的規范性和透明度要求越來越高。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修改慈善法的決定,新修改的慈善法將自2024年9月5日起施行。
修訂后的慈善法依然保留了“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慈善捐贈違反法律規定宣傳煙草制品,不得利用慈善捐贈以任何方式宣傳法律禁止宣傳的產品和事項”這一表述,作為煙草行業,如何在法律的框架內履行捐贈義務,同時避免與公共健康和社會道德產生沖突,成為了一個亟待探討的問題。本文將就此問題展開簡要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一、新修訂《慈善法》的主要內容與要求
新修訂的《慈善法》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慈善組織的設立、管理、監督等方面的規定,同時強化了慈善活動的透明度和社會監督。新法規定,慈善組織必須依法進行登記,定期公開財務狀況,接受政府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此外,新法還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慈善活動,但同時也對捐贈行為提出了更高的規范性要求,禁止利用慈善活動進行違法違規的商業宣傳或利益輸送。
二、煙草行業捐贈面臨的情況
煙草行業由于其經營制品的特殊性,一直以來在公益捐贈領域面臨著諸多困境。一方面,煙草制品對健康的潛在風險使得其捐贈行為往往受到社會的質疑和批評;另一方面,煙草行業在公益慈善領域的投入也面臨著法律法規的限制和約束。如何在這樣的背景下,合法合規地進行捐贈,同時避免產生負面影響,是煙草行業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三、如何在新規下履行法律規定
1.明確捐贈目的和范圍。相關單位在進行捐贈時,應明確捐贈的目的和范圍,確保捐贈行為符合法律法規和社會道德。捐贈應主要圍繞教育、扶貧、救災等社會公益事業進行,避免與煙草產品宣傳或銷售等商業行為掛鉤。
2.加強捐贈活動的透明度。相關單位應主動定期公開捐贈活動的相關信息,包括捐贈金額、捐贈對象、捐贈項目的執行情況等,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同時,還應積極與社會各界溝通,解釋捐贈行為的動機和目的,消除誤解和疑慮。
3.建立捐贈決策和監督機制。相關單位應建立完善的捐贈決策和監督機制,確保捐贈行為符合法律法規和公益屬性。捐贈決策應經過內部嚴格的審批程序,并由專門的監督機構對捐贈活動進行監督和評估。
4.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除了直接的捐贈行為外,有條件的單位還可以通過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的方式履行社會責任。例如,可以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宣傳等活動,幫助公眾了解煙草制品和身體保健的方法;還可以與政府部門和社會組織合作,共同推動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
四、結論與展望
新修訂的《慈善法》為煙草行業履行捐贈義務提供了更加明確的指導和要求。相關單位應積極響應法律法規的要求,加強捐贈活動的透明度和社會監督,同時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未來,隨著社會公眾對煙草制品對健康潛在風險的關注和認知不斷提高,相關單位在公益慈善領域的捐贈行為將更加受到關注和監督。因此,相關單位需要不斷創新捐贈模式和方式,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為推動社會和諧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