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廣西河池市宜州區人民法院依法對“11.13”非法經營假煙網絡案件9名犯罪嫌疑人分別宣判,取保候審3人。主犯林某生犯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其余8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至一年不等,并處罰金人民幣合計六十萬元,一條涉及儲存、運輸、銷售多環節的假煙經營網絡被成功打掉。
“近年來,宜州區煙草專賣局充分發揮聯合打假長效機制作用,強化與公檢法院等執法部門密切配合,持續加大卷煙打假破網力度,嚴厲打擊涉煙違法犯罪分子,有力維護了轄區卷煙市場經營秩序。”時任河池市宜州區煙草專賣局副局長張家明說。
深挖線索,利劍出鞘
“有人上門推銷假煙!”2019年7月上旬,宜州區局接到群眾舉報后,立即派專賣稽查人員前往實地調查。
“一名持外地口音的男子背個包,騎著電動車到沿街門店推銷假煙。”宜州區局稽查員劉俊喬扮為路人一路緊跟,并向單位反饋情況,“主要推銷‘中華’‘芙蓉王’‘玉溪’等緊俏煙,仿真度很高。”
有售假行為,背后必有網絡。基于職業敏銳性,宜州區局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將線索情況向河池市局匯報,并迅速聯合河池市公安局宜州分局對該案件線索進行布控和深挖。
經過4個月的布控摸排,辦案人員初步掌握以福建籍男子張某榮售假團伙行蹤。張某榮等三名男子在宜州租房住,經常從桂林至宜州的班車或物流站取貨,并在宜州、金城江、環江一帶推銷假煙,這很可能是一起涉及倉儲、運輸、銷售等多環節的假煙網絡案件。
“其背后一定有犯罪團伙在運作,無論涉案規模多大、犯罪團伙藏匿多深、案情多復雜,必須深挖!”張家明態度堅定地說。
經充分協調,2019年11月13日,公安機關正式立案調查,并成立由市、縣兩級公安、煙草人員組成的專案組,集中力量偵辦此案。
專案組認真梳理了犯罪團伙運輸、倉儲和交易信息后,其上線所處位置指向了桂林市。一場與犯罪團伙的戰斗就此打響。
循線追蹤,揪出團伙
案件偵查初期,專案組兵分兩路,一路嚴密監控宜州區嫌疑人活動情況,一路兵至桂林,摸清犯罪團伙的運作規律。
專案組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對犯罪嫌疑人進行縝密篩選、關聯犯罪團伙的行動軌跡信息,形成網絡軌跡圖,實現全天候的動態化監控,初步確定了林某生、林某堂等5名主要嫌疑人活動范圍。
該犯罪團伙在桂林疊彩區、五星區的城中村分別租有兩間民房作為存儲倉庫,林某生等人行事十分謹慎,反偵查能力極強,不僅在倉庫周圍安裝了攝像頭,還安排人“望風”,專案組很難靠近。
面對陌生而復雜的環境,專案組成員絲毫不敢松懈,克服異地辦案的種種困難,放棄節假日休息,24小時對嫌疑人進行蹲點、跟蹤、調查取證。
“嫌疑人非常狡猾,行動很隱蔽,一不小心就可能會被發現。”稽查中隊長周宏華說,“我們打起十二分精神,連吃飯和休息都不敢離崗,生怕錯過重要信息。”
再狡猾的狐貍也斗不過好獵手。歷經一年多時間的經營,專案組掌握了犯罪團伙運作規律:以林某生、林某堂2人為上線,先是從福建購進假煙儲存在桂林,并通過微信、電話聯系銷售渠道,以微信、銀行轉賬的形式收取貨款,再通過物流、班車運輸的方式發貨將假煙銷往桂林、宜州、金城江等地,后又逐步發展為以張某榮、張某福等4人為下線,胡某權、周某花2人為二級下線的地下假煙銷售網絡。
至此,涉及假煙存儲、運輸、銷售三個層級,地跨福建、桂林、河池多地的非法經營假煙網絡案件浮出水面。
為了能一網打盡,專案組抽調精干力量,又多次到福建、桂林、河池等地實地偵查,陸續掌握了嫌疑人倉儲位置、運輸車輛、貨運點、團伙成員的住址和作案規律。
有交易就會有痕跡。專案組又成立了資金查控小組,圍繞資金流向信息,奔赴深圳對嫌疑人的資金往來、聊天記錄、人員身份等進行梳理分析、調查取證,成功揭開了這個非法經營假煙網絡的神秘面紗。
跟蹤監控、查實印證……專案組全面掌握了嫌疑人真實行蹤、活動規律及資金交易情況,一場收網抓捕行動即將上演。
雷霆出動,摧毀網絡
日夜堅守,終將迎來一場“大戰”。在掌握確鑿證據的基礎上,專案組對涉及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再次進行梳理和研判后,決定集中收網。
河池市煙草專賣局、公安局有關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對案件高度關注,靠前指揮,督導案件,安排專人協調辦案,并多次到宜州組織召開案件協調會、督導會、戰前動員會等,確保收網行動順利進行。
針對涉案人員多、地理環境復雜、內部情況掌握不詳等情況,專案組制定了抓捕方案和工作預案,將抓捕現場為7處,對應組成7個抓捕小組。
圖為“11.13”網絡案收網行動現場。周宏華 攝
2021年1月3日,河池、宜州兩地的公安、煙草60余名參戰成員分成7個小組,趕赴福建、桂林、灌陽、河池等七地架網,等待最終的收網命令。
萬事俱備,只待號令。1月4日上午,參戰人員嚴陣以待。“行動!”隨著一聲令下,7個小組同時行動,一舉抓獲嫌疑人6人,打掉倉庫窩點5個,繳獲假煙79.6萬支,扣押涉案小汽車3輛、電動車2輛以及銀行卡、賬本等涉案物品一批,貨值220余萬元,涉案金額達600余萬元。
圖為“11.13”網絡案收網行動現場。劉俊 攝
當晚,專案組將6名嫌疑人從各地押回宜州區公安機關處理。審訊時,張某榮等人避重就輕、拒不認罪,甚至直接對抗民警的調查。但在鐵證面前,6名嫌疑人最終如實交代犯罪事實,并供述出另外2名嫌疑人。
隨著案件的不斷深挖,專案組再次獲取重要線索。2021年1月21日,專案組實施第二次集中抓捕,抽調精干力量到百色、灌陽將2名嫌疑人抓獲。經審訊,2名嫌疑人交代涉案的還有3人。專案組乘勝追擊,實施第三次抓捕,5月14日,專案組再次輾轉到桂林,將3名嫌疑人抓捕歸案。
圖為“11.13”網絡案的犯罪嫌疑人進行現場指認。劉俊 攝
至此,12名涉煙違法犯罪團伙全部落網,這個存儲、運輸、銷售一條龍犯罪鏈條被一舉斬斷,這伙組織嚴密、手段隱蔽、經驗豐富的犯罪團伙受到了法律的嚴懲。
“11.13”案是近十年來宜州區破獲的案值最大的制售假煙網絡案件,也是判處刑期最長、罰金最高、影響最大的一起涉煙網絡案。該案的宣判,有力震懾了涉煙違法犯罪分子,有效維護了卷煙市場的正常經營秩序。
宜州區煙草專賣局局長張紹寧表示,該局將不斷完善在政府領導下的卷煙打假打私協作機制,以“打源頭、端窩點、破網絡、抓主犯、清市場”為重點,始終保持打假打私高壓態勢,努力實現卷煙打假打私工作取得新突破,堅決維護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努力營造更加良好市場經營秩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