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人員正在卸載檢查涉煙快遞包裹。成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供圖
“朋友給我寄了2條煙,物流信息顯示被煙草局查扣了?”近日,四川成都市龍泉驛區煙草專賣局接到多起自稱收件人的“認領”咨詢。
按照常理,“每人每次郵寄卷煙以二條為限”是符合法律法規的,為何會出現被查扣的情形?這看似合規的背后其實暗藏玄機。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整車裝運、委托客車運輸的“傳統方式”受限,為躲避執法打擊,不法煙販將目光投向成本低、風險小、效率高、隱蔽性強的物流行業,妄圖以小批次零散寄遞方式,繼續從事跨省市的涉煙違法活動。
經過前期走訪摸排、分析關聯信息,龍泉驛區煙草專賣局執法人員精準出擊,在轄區中通快遞物流中轉站查獲一輛由吉林發往成都的廂式快遞車,現場查扣1100個外形相似的可疑包裹。隨后,4名執法人員開始逐一比對該批包裹的貨運面單與物流運輸信息,經過10余小時的甄別查驗,發現了它們隱藏的“秘密”——系違規寄遞的煙草制品。
“根據卷煙寄遞相關規定,用戶郵寄煙草及其制品,每人每次限寄1件,不準多件郵寄。”執法人員一邊向站點工作人員宣傳法律法規,一邊開具《證據先行保存登記通知書》。凌晨1時,經分類清點,執法人員以涉嫌無煙草專賣品準運證運輸煙草專賣品立案38起,涉案卷煙高達3098條。
至此,2條卷煙為何被查扣的“問號”,變為不法煙販為規避查扣風險、逃避執法打擊,采用人貨分離、虛假身份等形式鉆法律空子的“感嘆號”。
與此同時,針對這起具有苗頭性的“化整為零”涉煙寄遞案件,龍泉驛區煙草專賣局建立了立案分類標準與證據固定標準,有效防范后續卷煙認領帶來的法律風險。
“經核實,您的快遞包裹系發件人涉嫌違反寄遞卷煙限量的有關規定……如您支付貨款但未收到貨品,建議通過合法渠道向賣方維權。”次日,執法人員就卷煙寄遞要求及禁止性規定向收件人作出細致耐心的解答回復。
針對物流涉煙寄遞違法行為的多發勢頭,今年以來,龍泉驛區煙草專賣局積極加強與公安、郵管等執法部門以及物流企業等經營主體的深度合作,常態化開展物流寄遞環節整治工作。同時,結合歷史案件信息,對轄區10余家快遞站點建立涵蓋貨物流向、車輛信息、從業人員“數據庫”,密切關注非法托運高發地區和線路,動態監控成批量寄遞包裹的物流信息,用活用好大數據及情報資源,縱深構筑打擊物流寄遞環節涉煙違法行為的“截留網”。
隨后,龍泉驛區煙草專賣局又接連查獲從遼寧、云南、內蒙古等省市流向成都、眉山、南充等地的涉煙快遞包裹。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