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末,民辦教師雷婆婆離開了工作十年的講臺。人生坎坷多磨,丈夫剛去世,又沒了工作,倔強的她獨自擔起生活的重擔——擺過小攤、進過街辦工廠、做過代課老師。幾經輾轉,她離開了老家峽江縣,在四川成都市成華區二仙橋安定下來,經營卷煙為生。
80年代中的某一天,雷婆婆聽聞消息:經營卷煙需要辦證了。她立即了解相關要求,主動到當時的成都煙草第四批發部辦理了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成為成華區首批卷煙零售持證客戶。
“憑啥我的專賣證會過期”
2000年5月的一天,雷婆婆氣沖沖地“鬧”到了成華區專賣局:“我有證,政府辦的證!你們憑啥說我的證過期了?”
原來,2000年3月起,成都煙草正式啟動“卷煙銷售網絡建設”,開展依法清理違規零售戶、建立銷售網絡、訪送分離等工作。在清理檢查中,稽查員發現雷婆婆的許可證沒有年審,早已過期失效。
在雷婆婆心里,許可證是“政府”發放的,自己一向奉公守法、認真經營,怎么就過期了呢?怎么就違法了呢?她想不通,便上煙草專賣局討要說法。
原來,雷婆婆和當時的很多零售戶一樣,沒有屬地進貨、屬地經營的概念,也沒有遵守屬地管轄的要求按時年審許可證。
經過專賣人員的耐心解釋,雷婆婆終于明白:煙草公司的“網建”,就是把像她這樣的零售戶納入到銷售網絡中,有人上門訂貨和送貨,也有人上門檢查和服務,更有人會提醒她按時年審許可證。以后只要她屬地進貨、守法經營、按時審證,她的許可證就“永遠不會過期”。
在專賣人員的幫助下,雷婆婆重新辦理了許可證,賣起了上門訪送的省心煙、放心煙。
?“我雷太婆從來不得賣假煙”
“雷婆婆上門來‘鬧’了!”2012年7月的一天,一個消息在成華區煙草專賣局傳開。
十幾年,煙草局的人換了一茬又一茬,但不管是誰,都特別敬愛、照顧這個高齡、利落又風趣的雷婆婆。日常的走訪、節日的慰問、專銷的幫扶,一樣都少不了。雷婆婆也常捏上一點“念念兒”(四川方言,零食的意思)來看望大家。這么友好的相處,雷婆婆為啥突然又“鬧”起來了?
原來,隨著2011年初成華區“北改”拉開大幕,城北大片土地拆遷改建。雷婆婆的鋪子開在二仙橋,正是改建的重點區域,附近就有三個大工地,生意相當興隆。
這天,成華區煙草專賣局收到一份關于她的鋪子賣假煙的投訴。稽查員趕到現場,經過仔細辨認,雷婆婆傻了眼:的確是假煙。
雷婆婆為人正義又好強,她覺得自己再艱難的日子都沒有求過人,沒有做過半點虧心事。自從“網建”后,她全都在煙草公司進貨,怎么可能賣假煙掙昧心錢?
看著委屈氣憤的老人,煙草專賣局上下十分重視,一邊安慰她,一邊啟動專門調查。通過走訪和調取周邊監控,最終確定雷婆婆遭遇了“調包計”。考慮到雷婆婆店鋪周邊流動人口多,調包成功的騙子大概率還會重施故伎,于是和雷婆婆商量好,在蹲守幾天之后,果然當場抓住了騙子。
雷婆婆拄著拐杖,威風凜凜地向圍觀群眾宣布:“全靠煙草局的同志給我作證,我雷太婆從來不得賣假煙!”此話一出,贏得了周遭熱烈的掌聲,也為雷婆婆贏得了更加興隆的生意。
“賣煙成全了我半輩子,現在該我支持你們的工作了!”
隨著“北改”推進,城北舊貌換了新顏,雷婆婆一家也在2014年底搬入了寬敞明亮的新居。此時,新的難題擺在雷婆婆眼前:舊居已拆遷,煙店沒有了鋪面,只能臨時擺個攤點繼續銷售。而按照專賣條例規定,這樣的攤點,許可證到期不能再延續。換言之,許可證到期后,雷婆婆不能再經營卷煙。
多年來,雷婆婆已經和大家建立起深厚的情誼,“不能再做煙生意”不僅雷婆婆很難過,煙草專賣局上下也很舍不得。為此,專銷人員一起努力,跑街辦、找鋪面、打請示……做了許多工作,終于就近為雷婆婆找到一個滿意的新鋪面。這樣,雷婆婆又安穩地做起了卷煙生意。
一年以后,這個新鋪面也面臨拆遷,雷婆婆又將失去固定經營場所。看著煙草局的同志又為她的事奔忙起來,雷婆婆做了一個決定:收攤攤,不賣煙了。
面對大家的不理解和勸慰,雷婆婆說,孫女退休了,曾孫女明年也將大學畢業,自己的生活有社保,沒有什么負擔和壓力。她也97歲了,上了年紀,賣煙就是圖個念想,看到煙草局的同志們這兩年為她的事奔忙,她過意不去,執意要結束做了幾十年的卷煙生意。
她說,賣煙盤活了一家人,如今曾孫女也要參加工作了,家里又搬了好房子,“賣煙算是成全了我半輩子,現在該我支持你們的工作了。我不賣煙,但我們的情誼還在,你們的關心我都記得。”就這樣,雷婆婆百感交集地結束了她的賣煙生涯……
雷婆婆只是成都幾萬個卷煙零售戶中的一個,卻是成華區的“明星”零售戶,是成都煙草行業改革發展和煙草專賣由亂到治、由弱到強、由管理轉型服務的發展歷程的親歷者、見證者。正是像雷婆婆這樣的客戶們,由不懂得、不理解到無私的支持,融匯成了成都煙草依法行政堅定前行的力量之源。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