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下鄉調研,敏感地發現線索。門框下的一搓煙絲,判斷極可能是在非法加工、儲存涉煙制品。
近日,貴州畢節納雍縣煙草專賣局稽查大隊聯合公安機關成功破獲一起非法加工、儲存、銷售涉煙制品案,涉案金額達100余萬元。
時鐘的指針回撥到2023年秋冬季節,納雍縣煙草專賣局局長到當地鍋圈巖鄉某村調研基層烤煙產業發展工作,偶遇村民背著煙片下山,他好奇地問村民:“煙片是從哪來的?要背到哪去?”村民回答:“山上有戶人家請他們撕煙片,要背到對面的村寨去加工。”“現在收煙部門已經關倉,煙葉收購已停止,怎么還有煙農撕煙片,還加工呢?”出于職業敏感性,該局長嗅到了這其中的不尋常,隨即趕回單位,召集稽查人員并協調公安機關進行研判。
次日清晨,納雍縣公安局經偵大隊、鍋圈巖派出所和縣煙草專賣局稽查大隊來到該村展開調查。為了不打草驚蛇,先是由稽查人員偽裝成烤房設備的技術服務人員,挨家挨戶走訪煙農、排查烤房。不久,一名眼尖的隊員在兩排烤房中間倉庫大棚門框下發現一撮煙絲,“生產煙絲必須有專業加工的設備”,他立刻意識到這里極有可能就是非法加工、存續煙絲的窩點。
在辦案人員趕赴現場后,發現嫌疑烤房的門窗等可見處皆用圍布遮掩,這更加篤定了大家的判斷,民警隨即通知使用該處烤房的村民吳某某前來解鎖。最終在烤房內發現部分已進行初加工的煙片及2000斤左右的煙絲。同時,在相鄰的幾個烤房中還找到了炒絲機,切絲機等加工設備。
圖為辦案現場。
經查,吳某某除了利用用閑置烤房儲存煙片、煙絲以外,還租賃了一處閑置民房進行煙絲加工。公安機關通過調去聊天、付款記錄等,查出吳某某的“上線”是居住在相鄰縣織金的施某,他不僅提供炒絲機,切絲機等設備,還線上安排吳某某打包煙絲,裝運出貨。當日,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納雍縣公安民警隨即趕赴織金逮捕了施某。
圖為現場查獲的違法煙絲制品。
“這是目前納雍縣較大的非法加工、儲存、銷售涉煙制品案,案件迅速告破完全得益于我們的‘警煙協作’機制。”
圖為協作機制建設座談。
據悉,自2023年開始,納雍縣煙草專賣局聯合縣公安局,開展了警煙協作“護航”專項行動,以“端窩點、斷源頭、破網絡、抓主犯”為重點,依法嚴厲打擊涉煙違法犯罪行為,切實維護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
“專項行動開展初期,公安機關便利用情報線索網絡,打通了各警種的涉煙信息溝通渠道,能快速有效從各類社會治理活動、案件辦理中發現涉煙違法線索。”辦案民警介紹。
不僅如此,通過近年的協作,納雍縣煙草專賣局學習公安機關辦案的先進經驗,持續完善自己的情報信息網絡及機制,廣泛收集各類涉煙違法犯罪情報信息,為精準打擊涉煙案件提供信息支撐。
“協作機制建立以來,‘煙警’實現信息互通、資源互享,提高了辦理案件的及時性、迅捷性、科學性、系統性,有效提升了打擊涉煙違法犯罪的合力。接下來,我們還將進一步聯合建立涉線索研判中心,共同維護市場穩定和助推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納雍縣煙草專賣局負責人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