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檢查需要注意些什么?”
“在進行煙草市場檢查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市場檢查的準備。確保檢查人員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執法權限;制定詳細的檢查計劃,明確檢查的時間、地點和具體內容……”
近日,在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煙草專賣局,稽查員管慧在“專賣業務知識智能查詢平臺”檢索市場檢查工作中的注意事項,平臺不一會便為她詳細地列出了五大類15項注意事項。
“我入職時間不長,這個平臺就是我的24小時‘電子老師’,拿不準的問題都可以問它。”管慧一邊核對注意事項,一邊滿意地說。
去年以來,樂都區局持續深化專賣領域數字化轉型,堅持“讓知識創造價值”這一理念,通過QC小組攻關打造“專賣業務知識智能查詢平臺”,以技術創新破解業務痛點,助力專賣工作提質增效。
“以前每次遇到復雜的非常規業務,我們需要同時調取專賣監管系統、歷史案例庫、政策法規匯編庫等多個平臺的相關信息,在浩瀚的數據中抽絲剝繭找到所需內容,就像參加開卷考試卻找不到答案在哪一頁。”據樂都區局稽查大隊隊長白振輝介紹,專賣監管業務涉及法律法規、政策文件、操作流程等多方面內容,信息量大且時常更新。過去,專賣人員主要依靠紙質資料、電腦文件存儲等方式進行記錄和查詢,信息分散、無法快速定位所需內容,更難以保證信息的時效性和準確性,查詢耗時費力、效率低下。
隨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入推進,“人工記憶+手動檢索”的傳統工作模式已難以適應專賣監管工作新形勢、新要求,員工跨系統查詢日均耗時較長,工作效率偏低,制約政務服務質量的提升。
基于這一業務痛點,樂都區局的6名青年員工組建“黑貓警長QC小組”,探索研究“專賣業務知識智能查詢平臺”的建設。
小組成員廣泛征集基層一線稽查員的意見建議,將分散在專賣監管系統、政策法規匯編庫、歷史案例庫等多個平臺的上千條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將常見問題劃分為五大類,并用一個月的時間繪制出專賣業務的“知識痛點地圖”。
在小組成員吳鵬看來,專賣業務知識呈現“三散”特征——散落于多系統、散見于各版本、散存于個體經驗。經過多次頭腦風暴,小組技術骨干受“智能客服”推廣應用的啟發,提出探索打造一個專賣領域的業務知識智能查詢平臺,這個構想得到了小組成員的一致認可。經過可行性分析,他們確定了“知識圖譜+智能檢索+客戶端應用”三位一體的技術路線,將項目整體任務細分為知識庫建設、算法優化、系統開發等9個關鍵節點。
為確保項目順利推進,QC小組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并分階段有序實施。在需求調研階段,他們廣泛收集專賣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對業務知識查詢的需求和建議,將分散的文件資料轉化為包含法規依據、適用場景、關聯案例的立體化知識單元。根據需求調研結果,小組采取“業務場景+關鍵詞”的搜索方式,進行系統架構設計、功能模塊開發和數據庫建設,并組織專人負責業務知識數據的收集、整理、分類和錄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隨后,小組在小范圍內進行平臺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不斷優化系統功能和用戶體驗。在推廣應用階段,樂都區局組織專賣人員進行平臺操作培訓,并制定相關管理制度,確保平臺得到有效應用。
經過小組成員10個月的不懈努力和持續完善,“專賣業務知識智能查詢平臺”成功上線運行。平臺支持關鍵詞搜索、模糊查詢、分類檢索等多種方式,業務知識查詢所需時間從原來的平均10分鐘縮短至1分鐘以內,查詢效率大幅提升,信息準確度顯著提高,業務差錯率下降35%。
據吳鵬介紹,平臺數據由專人負責維護更新,確保業務知識和相關工作要求都是“最新版本”,有效降低了執法風險。依托平臺提供的便捷查詢功能和豐富的學習資源,新入職員工能夠快速掌握專賣業務知識,學習成本明顯降低,培訓周期有效縮短。平臺的應用也提升了專賣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能夠為零售戶和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
目前,“專賣業務知識智能查詢平臺”項目成果正在向全市煙草系統推廣應用,下一步其核心技術框架還將被復制應用到物流配送、營銷服務等領域。
樂都區局表示,接下來將繼續完善創新生態體系,通過建立QC課題全鏈條孵化機制、配套“創新積分”激勵機制等措施,鼓勵基層一線產出更多“金點子”“好想法”,讓技術創新與基層智慧碰撞融合,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