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別注意那些花里胡哨的電子煙,有些看似新奇好玩,實際是毒品的偽裝。”
“郵寄卷煙、雪茄煙每件以2條為限,郵寄煙葉、煙絲以5公斤為限,超過限量非法寄遞行為,將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近日,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煙草專賣局(以下簡稱融水縣局)組織“雙語”普法人員、普法志愿者走進少數民族坡會,借著坡會人流量大、文化氛圍濃、群眾參與度高的機會,開展法治宣傳“進坡會”活動,讓群眾逛坡會的同時感受到濃厚的法治氛圍。
“雙語”普法工作人員在坡會上向少數民族群眾開展普法。吳俊鵬攝
素有“百節之鄉”美譽的融水苗族自治縣,每年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七是轄區不同少數民族村落傳統大型民族坡會期間,各族群眾和游客歡聚在一起,通過蘆笙踩堂、斗馬、對歌以及芒篙表演等方式歡慶民族傳統節日。
坡會現場,普法工作人員通過設置“法治”攤點,以發放煙草法治宣傳資料、解答法律知識等方式,大力宣傳煙草專賣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電子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發生在身邊的典型案例,讓群眾更直觀地了解法律知識。同時,充分考慮當地群眾語言習慣,普法工作人員熟練運用苗語、侗語等少數民族語言,為群眾提供“接地氣”的普法服務。
“逛坡會的同時還能學到法律知識,你們的活動有意義。”一位趕坡會的大叔聽過“雙語”普法工作人員的釋法后這樣說道。這場普法宣傳活動,使廣大群眾在感受傳統少數民族坡會魅力的同時收獲了更多的法律知識,為傳統坡會增添了濃厚的法治氛圍,取得了良好的普法宣傳效果。
為確保普法工作的精準落地與實效提升,融水縣局精心打造了一支專業高效的“雙語”普法團隊。該團隊通過開展“雙語”培訓、實戰演練以及“雙語”微視頻創作等活動,不斷提升成員的業務能力與服務水平。同時,團隊注重收集群眾對普法活動的反饋意見和建議,持續優化普法方式。團隊成員不僅具備扎實的法律法規知識,還能熟練運用普通話以及本土苗語、侗語等少數民族語言進行講解。他們深入基層,用群眾熟悉的語言傳遞法治理念,讓不同民族的群眾都能在本民族的語言環境中輕松學習法律法規,切實提升了普法的覆蓋面和接受度,為推動法治社會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活動期間,開展“雙語”普法共計200余人次、發放宣傳資料600余份、現場解答法律咨詢80余人。
此外,融水縣局還聯合公安、市監等部門共同參與普法,公安部門普法人員重點介紹涉煙違法犯罪的打擊情況和典型案例,市監部門圍繞市場規范經營,講解了相關的市場監管政策和要求,提醒經營戶要依法經營,杜絕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違法行為。
下一步,融水縣局將根植少數民族文化沃土,進一步把本土民俗節慶活動和普法宣傳有機融合,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創新推動煙草普法活動更接地氣、更具特色,有效提高活動的互動性、實效性,營造人人學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圍。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