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米易消息 一月的四川省米易縣,暖冬的溫度靜靜地守護著新生命的孕育,陽光下,一排排育苗棚仿佛待命的士兵般站著軍姿,朝霞打在育苗棚的鐵架上,反射出流動的波光,如同凱旋的戰士在揮舞雙臂。小小的育苗棚里凝聚了米易煙草人的大量心血,他們懷揣著煙葉工作的情懷,奏響了全年育苗工作的序曲。
一雙老鞋跑煙田
“王老鞋,你還沒買新鞋啊?”米易縣護林村村長李福安調侃著眼前這位樸素的小伙子,在老村長看來,“王老鞋”是他們最親近的人,因為每天清晨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 “王老鞋”的身影會準時出現在護林村育苗地里。老鞋叫王棋,是一名退伍軍人,作為護林村所在煙點的一名技術指導員,因為頻繁下鄉,腳上的一雙膠鞋已經被磨得破舊不堪了。“育苗地離煙站較遠,騎摩托車上去也要40多分鐘,每次下鄉回來,膠鞋上滿是灰塵,加之上坡下坎,這雙膠鞋早已變成了‘開口笑’,跟我熟絡的人都叫我‘老鞋’”,王棋不好意思地笑道。
2015年護林村沙坪子規劃育苗棚146個,涵蓋常規品種、紅大和小苗,供應面積達2000多畝,占整個新河煙點供應面積的1/3以上。
“肩上擔子重了,所以我每天都必須跑上一趟,這樣心里才踏實,護林這個地方山高坡陡,集中連片的煙田很少,烤煙都種在坡地上,為了找到合適的育苗地,這腿兒可是要跑勤點兒,現在選的這塊育苗地經過重新整理,看上去規整多了”。王棋看著這整齊劃一的煙田,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老鞋能干,多虧有了你,我們的育苗工作才進展的這么快”,村長李福安說道。“等下弄完了去我家吃飯,我叫你嫂子給你整點拿手菜”,一旁的村民張應香說。“張哥,今天就算了,還有幾個地方要去看呢,我得把煙田的環境衛生搞好,這樣苗子才不容易遭病”,說完,王棋卷了卷褲腿,用那雙老鞋用力蹬了幾下那輛老式摩托,“突突突”的奔向下一個育苗點。王棋的身影漸行漸遠,轉眼已消失在山路的拐角處。
風水寶地遇貴人
“沙坪子海拔1800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每年在這里育的煙苗長勢整齊、壯苗率高、病蟲害少,尤其是把這里育的煙苗拿到海拔低的煙田移栽后,煙苗長的快,長的好,是育苗的風水寶地”,在沙坪子當了8年育苗戶的陳向禮,說起家鄉山水總是如數家珍,冬日暖陽下,他正穿著短袖在育苗地里忙碌。
“今年的育苗戶是民主推薦的,當時我是以全票通過當選的,這是大家對我的信任,我干不好就是對不起大家”,說話時,這位年過40的漢子眼神里露出了自豪和堅毅。
2015年,陳向禮承包了30個育苗中棚。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育苗地5米范圍內的雜草、垃圾清理干凈。“育煙苗對環境衛生和水源的要求都很高,我們這里的水是從山上引下來的,你看那里,是我專門修的蓄水池,我們自己也喝這個水”。
每天天剛亮,陳向禮就會來到育苗地旁,在消毒池里把手洗干凈了才下地。細心的檢查周圍的環境衛生,拿著鋤頭對不滿意的地方修修整整,并不時的從口袋里掏出卷尺,小心的丈量育苗池的規格,“這池大了,棚內溫度低,煙苗容易受凍,池小了棚內溫度又容易升高,對煙苗的影響都比較大,要符合標準才行”,陳向禮一邊抹汗水一邊說。“以前育苗戶都是村上推薦的,現在不一樣了,只有把育苗的每一項環節做扎實了,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說完,陳向禮蹲下身,用粗糙的大手捧起一撮泥土,仔細的清理里面的草根,又圍著育苗地轉了一圈,查看每一條排水溝是否通暢。小小的育苗棚里承載著陳向禮的心血,更承載著他對煙苗的情懷。
“老陳,你這樣辛苦,值不值得?我看你每天起的比雞還早咧”,一旁的村民笑道。
“我可是大伙民主推薦的,是煙農代表呢!這么好的育苗地可不能毀在我老陳手里。”
“大伙選你沒錯,你是這塊風水寶地的貴人啊,有你在,我家今年的烤煙肯定能來個大豐收”。
依托著豐沃的土地,清冽的山泉,陳向禮信心滿滿。今年,他又多申報了10畝的煙葉面積,對他而言,種煙就是給家鄉披綠裝、種希望。清晨的沙坪子,育苗棚上的露珠、煙農帽檐下的汗珠,一切新開始都在發生。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