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為此農業部辦公廳印發了《2017年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緊緊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堅決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煙草的種植面積居于世界第一位,化肥的使用促進了煙草的增收,但是過量使用化肥造成了煙田肥力下降、土壤污染和生態環境等問題。因此在煙草生產中,防治煙田面源污染,首先要從合理施肥開始。下面筆者簡單介紹煙草生產中的施肥技術。
一、施肥量
煙草生產中施肥量的多少要受到氣候條件、栽培密度、品種、需肥特性、土壤肥力、前茬作物、肥料的類型及利用率和施肥方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實際生產中確定施肥量時,一是要依據當地的施肥試驗和施肥經驗為基礎;二是測土施肥,采用經驗施肥與測土配方施肥相結合,并以經驗施肥為主的方法。
二、施肥策略
1.適施氮肥,合理搭配磷肥和鉀肥
煙株的生長發育需要吸收各種營養元素,因為氮素對煙葉的產質量影響最大,所以應根據煙田土壤養分的豐缺情況,重視氮肥的合理施用;同時重視磷、鉀以及微肥的配合施用,使各營養元素間的比例協調,相互增進肥效,從而有利于煙葉的優質適產。
2.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
有機肥具有改良土壤性能及結構、增加微生物活性、為煙草提供較完全的養分等方面的優點。烤煙對氮素十分敏感,其需肥規律是“少時富,老來貧”,而有機氮肥的供氮特性往往是前期不足后期過頭,這時就需要與化學肥料搭配使用。在生產中有機肥與無機肥合理的配合施用,能夠促進煙葉的正常生長發育,從而獲得較好的產質量。
3.基追肥相結合
基肥是指起壟或移栽時施用的肥料。在生產中應根據煙草的生長特點及需肥規律,采用基肥與追肥相結合的方式,并重施基肥,早施追肥。我國南方煙區的一般基肥占總需肥量的50%~70%;北方煙區一般基肥用量較高,為70%或更多,追肥則占30%左右。
三、施肥時期和方法
烤煙的大田施肥時期可分為基肥、前期追肥、中期追肥等;施肥方法則有條施、撒施、穴施、肥料溶液的噴施及灌根等。
1.基肥施用方法
①烤煙基肥的種類
烤煙草生產中一般用廄肥、餅肥、復合肥、鈣鎂磷肥或重過磷酸鈣、硫酸鉀以及腐肥等作為基肥。
②基肥的施用比例
生產中提倡重施基肥,一般在降雨量較多的地區,為減少養分流失,基肥比例為50%~60%;而在降雨量較少的地區,基肥比例為70%~80%。
③基肥的施用方法
一般起壟前基肥以條施、撒施居多;移栽時基肥以穴施居多。
2.追肥方法
①烤煙追肥的種類
一般復合肥、腐熟的餅肥、速效氮肥、速效鉀肥、微肥等均可作為追肥使用。
②追肥的時期
煙草追肥時期可分為前期追肥、中期追肥和后期追肥。在生產中,追肥主要是在團棵以前,一般在移栽后25~30d內施入;中、后期追肥情況較少,除去煙田脫肥或噴施葉面肥外,一般不追肥,但確實需要追肥時應盡早進行。
③追肥的形式
在煙株生長前期,追肥量較大時一般采用條施、穴施、肥料溶液灌根等方法;煙株生長后期,追肥量小時一般采用根外追肥。
合理施肥對提高土壤肥力、防治煙田面源污染、提高煙草及其制品的安全性和促進煙草的可持續發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實際生產中,煙草工作者做好宣傳培訓工作,提高煙農對煙田面源污染危害性的認識,讓煙農自覺主動的加入到治理煙田面源污染的行動中來;結合當地的生產實際,推廣高效施肥技術,不斷提高肥料利用率;開展秸稈還田、種植綠肥、增施有機肥,合理的調整施肥結構,引導煙農積極施用農家肥等方面來提高煙田土壤肥力,減少化肥使用量,從而有效治理煙田面源污染,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