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后悔以前怕麻煩沒有早接受滴灌技術!今年用了滴灌帶,我再也不用擔心移栽時缺水了!”5月11日,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岔科鎮白云村煙農向自寬高興地說。向自寬種煙近30年,使用滴灌技術還是頭一回。
作為紅河州重要的煙葉產區,建水縣水資源相對匱乏,而持續干旱,更顯煙葉移栽用水的金貴。2020年以前,每年煙葉移栽期間,向自寬都要雇人運水栽煙,費用開銷不少,遇到干旱年份則需投入更多。2019年,云南遭遇嚴重旱情,為了抗旱保苗,向自寬起早貪黑,在建水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幫助下,大家齊努力才保住了40余畝煙葉。
今年,向自寬擴大了種植規模,在煙葉種植連片區內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租用了80畝地種煙。規模擴大,如果還采用以往雇人運水的方式抗旱移栽,成本投入就更大了。對此,岔科煙站煙技員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繼續到向自寬家里做工作,耐心向他宣傳滴灌技術、算成本賬。一番動員后,向自寬總算動了心。隨后,在岔科煙站和當地煙農專業合作社的幫助下,他的80畝煙田全部鋪設了滴灌帶。
步入煙田查看,向自寬移栽不久的煙苗已經成活。看得出來,在滴灌帶的呵護下,這些嬌嫩的煙苗沒有受到高溫的影響。
今年,面對近十年來最為嚴峻的旱情,滴灌技術的運用推廣,無異于為當地煙葉生產上了一道“保險”。
建水縣局(分公司)近年來抓住煙葉生產技術重大專項實施的契機,采取遞進式、試點式的方法,在全縣范圍內推廣滴灌技術。對于持懷疑態度的煙農,他們一方面將滴灌試點區域盡量安排在各級示范地,充分發揮示范地的示范帶動作用,以田間效果、經濟效益引導煙農接受;另一方面聯合當地煙農專業合作社為煙農提供專業化滴灌帶鋪設和維護服務,解決煙農的后顧之憂。同時,積極爭取當地有關部門支持,動員種煙村組及煙農因地制宜修建臨時水池,保證每個滴灌區都有穩定的水源供應。
滴灌技術的節水效果如何?
向自寬算了一筆賬:每畝煙田每次滴灌的耗水量為2立方米至3立方米,僅為傳統抗旱補水方式的10%,每畝能節約運水抗旱經費200多元。
得益于滴灌技術,30多攝氏度的高溫下,向自寬田里的煙苗依然長勢正常。預計到今年煙葉交售時,他能有近30萬元的收入。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