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爐村村民在進行獼猴桃套袋作業。 雷云攝
“胡大哥,恭喜你家獲得最高分,榮獲‘五星家庭’稱號,要繼續保持哦!”6月8日,四川省樂山市沐川縣黃丹鎮鐵爐村第一書記李劍早早就來到村民胡友安家。受疫情影響,第一屆“美麗家園?幸福鐵爐”星級家庭評比結果在不久前剛剛出爐,村民們都盼著自家門口的記分牌能“點亮”五星。
“脫貧之后,這日子更有奔頭了!”胡友安笑著說。
鐵爐村是樂山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定點幫扶的省級貧困村,于2017年年底實現整村脫貧。在鐵爐村駐村兩年多,鞏固脫貧成果、實現鄉村振興是李劍工作的重點。
樹上結出“金果子”
在樂山市局(公司)的幫助下,鐵爐村于2016年建成500畝獼猴桃產業園,覆蓋了5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11戶非貧困戶。2019年獼猴桃試掛果,產量24噸,銷售收入27萬多元,讓李劍和村民們都松了口氣,對“金果子”的致富能力充滿了信心。今年將迎來初投產的獼猴桃才剛完成套袋工作,李劍就已經開始積極尋找各類電商平臺給“金果子”們安排“出路”。“預計產量約50噸,能賣60萬元左右。”村民們都高興地等待著除袋摘果后增加一筆收入。
獼猴桃產業合作社的管理員趙術英更期待明年的到來。“明年獼猴桃就豐產啦!到時候我們每戶村民預計能有2萬元左右的分紅,集體收入預計能達到80萬元。”他說。
光是“吃著碗里的”還不夠,李劍在規劃更多的致富路徑:鼓勵回鄉的“大戶”留下創業進行柑橘種植,打造生態農家樂積極發展鄉村旅游,甚至打算自己在網上“帶貨”幫助村民們銷售農副產品。
“脫貧之后,更要加快產業發展的步伐,我們可不能掉隊。”這是李劍對自己和鐵爐村的要求。
家里綻放“幸福花”
趙先倫是鐵爐村的脫貧“明星戶”。脫貧有道的他如今養著小豬仔,購置了小汽車,家里年收入能達到6萬元。走進趙先倫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長近3米、高約2米的三角梅拱形花廊。
三角梅是當初扶貧干部送給趙先倫的,沒想到趙先倫不僅把花照顧得枝繁葉茂,還獨具匠心地將花枝搭成了花廊。進入4月后三角梅就到了花期,幾乎每天都有村民過來看看花拍拍照,趙先倫家成了鐵爐村新的“網紅景點”。
“現在能掙錢了,吃穿不愁了,我就想養養花豐富一下自己的精神生活。”說起現在的幸福日子,沒有了生活壓力的趙先倫心滿意足。
“脫貧摘帽”之后,在駐村工作組和村兩委的帶領下,幸福的模樣還有很多種表現,最直觀的是村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日漸豐富,個個都有了精氣神。
每天下午2點,“鐵爐之聲”會準時播放時政新聞和音樂,村民們更喜歡激昂的音樂聲,“聽著音樂,干起活兒來更有勁兒”。晚上是屬于“壩壩舞”的熱鬧時間,村兩委提供場地和音響設備,愛好跳舞的村民可以沒有負擔地過來“扭一扭”。“壩壩電影”最受村里男女老少歡迎,每個季度放電影的日子就像盛大的節日聚會。大家看著電影,話著家常,分享著從家里帶過來的“農家風味”,好不愜意。
路燈照亮“美麗村”
如果問鐵爐村的村民們“去年最高興的一件事是什么”,答案一定是每個村民小組都裝上了太陽能路燈。
2019年9月,樂山市局(公司)投入資金為鐵爐村安裝路燈,在平均分配的基礎上,村民六組被告知將會多安裝一盞——這是村兩委對他們在第三季度“美麗家園?幸福鐵爐”主題活動中表現優異的獎勵。
“美麗家園?幸福鐵爐”是李劍在提出改變村容村貌、打造美麗鄉村時想到的口號。但是改變村容村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村民們需要和過去的陋習作斗爭。實現綠水青山的關鍵一步是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思來想去,李劍想到了以主題活動的形式讓每個人都參與其中。
號召村民從清潔衛生做起,小到打掃干凈自家的院壩,大到維護公共設施,李劍和村兩委制定了詳細的考核標準,村民六組那盞額外安裝的路燈就是靠著考核評分排名第一“贏”來的。
“點亮村民門前燈”照亮了村民出行的路,更彰顯出鐵爐村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受惠于各項精準扶貧政策,這幾年鐵爐村進行危舊房屋改造,將公路直通到組到戶,5000米的飲水管道讓全村用上了安全水……
對于村里的種種變化,老支書胡凱感觸頗深:“前不久我在村里遇到了從犍為縣芭溝鎮過來的老年騎行隊,他們說現在鐵爐村跟過去完全不一樣了,村子干凈了,風景也更好看了。”
脫貧后的鐵爐村,孩童在村路旁無憂無慮地奔跑,辛勤勞作的村民們個個挺直了腰板,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美麗家園、幸福鐵爐,不在遠方,就在眼前。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