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宣威市得祿鄉有個聞名遐邇的“中草藥之鄉”──肥谷村,歷年來依靠種植中藥材促進鄉村振興,不僅社會經濟發展起來了,就連洋房也只見多起來了,當地群眾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今年,該村緊緊圍繞自然資源稟賦,充分利用人才、技術等資源,持續推進中藥特色產業發展,真正實現產業因藥而強,百姓因藥而富。
在得祿鄉肥谷村的金銀花種植基地里,一棵棵種下不久的金銀花長勢良好。由于地勢較高,到這里的山路也比較陡峭,這片地已經荒廢了很久。可就是這一處高海拔地,卻非常適宜種植中藥材,經過前期走訪、調查,肥谷村“變廢為寶”,將這片土地進行流轉,種起了經濟效益更好的金銀花。
得祿鄉肥谷村主任范守朝介紹說:“今年,肥谷村以合作社的名義規劃種植了兩百五十畝的金銀花,三年以后,一畝的純收入可達到七千元左右。種植金銀花,不僅貧困戶的收入提高了,村集體也增加了收入。明年我們還要大規模的種,擴大到五百畝左右。”
由于金銀花生產周期較長,預計要兩到三年才有收益,肥谷村充分利用“以短養長”的種植模式,計劃將育苗中的金蕎麥與金銀花進行套種,由于金蕎麥生長力強、生長周期短,與金銀花套種就能達到短期作物養長期作物的效果。
該村目前種植有金蕎麥、黃精、天冬、天南星、金銀花、天麻、當歸、白術、桔梗等藥材共1200畝,帶動周邊農戶用工60多人,其中38人為貧困戶,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村集體經濟增收2萬余元。
得祿獨特的土地資源、氣候資源、生態環境等優勢,為擴大中藥材種植產業規模,提高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得祿全鄉目前共有3000畝中藥材,今年計劃在原有的的基礎之上再增加1000畝,爭取用三年的時間,讓中藥材總面積達到10000畝。
得祿鄉鄉長柴正茂表示:“達到一萬畝,我們就可以申報一鄉一業的鄉鎮,通過發展產業帶動貧困戶。貧困戶在這個產業當中,他可以參加其中一環,也可以參加整個全程的種植。只要我們按照曲靖市現代化農業種植規劃發展下去,相信在未來三年,得祿的產業發展一定會為下一步的帶貧、防貧機制注入新的活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