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筆者走進了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范里鎮煙葉工作站。這是盧氏縣最大的煙葉工作站,煙葉面積8780畝,計劃收購量112萬公斤。站長是曾獲得過全國煙草行業勞模的王建征,2020年9月從城關煙站調入范里煙站工作。
范里煙站收購現場 張藝童 攝
“今天售煙的煙農怎么這么少?”看到偌大的煙站門口沒有一個人,就連收購棚下也僅有3戶煙農在交售煙葉,筆者不禁問道。
“哈哈哈,這就是我們采取約時定點、輪流交售后呈現的效果。每天收購定時段、定戶數、定數量,誰家幾點來交售、交多少煙葉,都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不按預約時段以及交售的數量多或少,我們都會記入誠信等級管理,與收購結束后的扶持費兌現掛鉤。”王建征說,由于前期政策宣傳到位,目前每天收購都在90戶左右,分揀、定級、稱重、付款等均在一個小時內完成,做到了均衡收購、秩序平穩。
說話間,一位剛剛交售完煙葉的煙農滿臉笑容走了過來。他叫馬俊賢,65歲,家住范里鎮秋樹嶺,今年種煙35畝,這是他第二次到煙站交售煙葉。
“王站長,還真是你說的,時間寬裕得很,事兒一點也不耽誤,哈哈哈。”馬俊賢笑得合不攏嘴。
依據預約時間,馬俊賢在10點至11點到站交售。不巧的是,當天他有個親戚家中辦喜事,要在12點趕到。他怕耽誤時間,就給王建征打電話。“你放一百個心,絕對耽誤不了!”電話中王建征斬釘截鐵地回答。半信半疑的馬俊賢到煙站后,1500公斤煙葉交售也只用了半個小時,11點前順利完成了結算,美滋滋地去赴喜宴了。
“煙農們最怕排隊等候。有的煙農家里還有其他農作物需搶收搶種,一耽誤就是一晌甚至一天。”王建征說,煙葉收購最怕“兩煩”:一是排隊等候時間長煙農“煩”,二是煙葉交售量忽多忽少、忽熱忽冷煙站職工“煩”。
找準了病灶,就要對癥下藥。在穩定秩序上,結合范里鎮13個種煙村實際,提前做好準備,測算到戶,保障好收購物資、收購人員,改“整村預約”為“預約到戶”,每戶交售時間、時段、數量等在站內、村組公示,并通知到每個種煙戶,確保收購期間實現每天既定的收購目標。
“今年煙葉收購秩序平穩,主要是我們根據每戶煙農離得遠近、運輸工具、身體健康狀況等進行了精細測算,承諾1個小時內必須完成1戶收購,說到做到,贏得了廣大煙農的信任。”范里煙站副站長趙平遠說。
在質量管控上,認真落實“4333”工作法,按照“青雜不剔不出戶,預約不到不出村,分級不純不進站,等級不符不入庫”的原則,加大預檢、分揀、定級環節責任追溯、考核獎懲,把質量管控貫穿煙葉收購全流程。對收購現場實行網格化管理,班前班后做總結、查問題、析原因,質量在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就嚴格追溯誰的責任,提高收購效率,嚴把等級純度。
在廉潔紀律上,每天早班會上進行廉政宣誓,熟讀“八條禁令”和相關制度,進入收購區前所有人員上交手機等通信設備。在此基礎上,收購人員除了午飯有1個小時的時間外,其余9個小時都在收購區域活動,做到與煙農徹底不見面,有效杜絕了“人情煙”“面子煙”進站交售。
“王站長不愧是全國行業勞模,干工作有思路、有辦法,這也是范里煙站煙葉收購工作秩序不亂、速度不慢、質量不孬的主要因素。”河南省煙草局派駐第一站長劉志民感慨道。
“我把范里煙葉收購歸納為‘五好’,即勞模站長帶領好、站內職工配合好、規章制度執行好、收購管理基礎好。正是這‘五好’,無論是煙站還是煙農,都再也沒有了煩惱。”河南省煙草局派駐第一主檢關萬敏接過話題。
“唉!你們沒有了煩惱,但我的煩惱卻來了。我這個紀檢員是來監督‘找茬’的,可到現在啥問題也沒找到,這讓我回去咋交差啊?”河南省煙草局派駐紀檢員劉洋的一席話,把大家都逗得大笑起來。
(原載于2020年10月23日《河南日報農村版》4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