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內蒙古等地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陸續啟動,這是對今年4月農業農村部開展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工作的進一步推進和落實,標志著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今年以來,眾多重磅政策和文件都強調,要加快健全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提升產業價值、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專家表示,要聚焦短板弱項,通過多方面政策發力,提高農業產業鏈的經濟效率,不斷提升國家經濟發展質量。
張瑜攝
政策連續發力?健全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
目前,我國的鄉村產業還存在產業鏈條短、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不到位等問題,這也造成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力不足、經營管理質量不佳、農業資源利用率低、農業生產經濟效益差競爭力不足,以及農民就業增收渠道不寬等問題。
對此,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加快健全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今年10月印發的《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也強調,要加快健全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推進地方特色產業標準化。今年11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再次強調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健全鄉村產業體系。
農業農村部表示,加快健全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是高標準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一項創新性舉措,也是農業農村部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的主要任務,對于推進鄉村振興標準化建設等都有著重要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表示,提高農業產業鏈的經濟效率,不僅可以使全國百姓的吃飯成本相對降低,還可以通過勞動力市場向國民經濟的其他行業釋放更多勞動力,從而有利于擴大國民經濟整體規模,提升國家經濟發展質量。
全產業鏈發展優勢凸顯
以往,我國農民就業增收主要在種養領域,而隨著產業集聚加深,通過全產業鏈開始向一二三產業領域持續拓展,從農業單項生產環節向全產業鏈持續增收拓展。
原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全國農業科技創業創新聯盟主席劉堅表示,農業產業鏈特別是糧食、生豬、蔬菜、油料等產業鏈,是關系到推進鄉村振興、提高農民收入、保障市場供應和基本生活質量的重要問題。同時,農業產業鏈健全可以有效緩解市場波動,推進農產品價值提升,推動農民增收增益。
據了解,隨著農業全產業鏈建設穩步推進,今年以來,鄉村富民產業總體發展勢頭良好。前三季度,規模以上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休閑旅游業基本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農產品網絡零售保持兩位數增長。
楊細攝
加快補短板強弱項
近年來,我國鄉村產業有了長足發展,強化了農業食品保障功能,拓展了生態涵養、休閑體驗、文化傳承功能,凸顯了鄉村的經濟、生態、社會和文化價值。但與此同時,仍然存在產業鏈條短、融合層次低和技術水平不高等問題。為順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要求,農業農村部等部門也在加快補短板、強弱項,推進農業全產業鏈建設,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主任金發忠認為,農業產業鏈發展是產業和產品保持持續興旺的根本,影響農業產業鏈韌性的因素眾多,包括農產品品種、氣候條件、生產方式、生產規模、貯藏保鮮、物流加工和消費等方方面面。做強農業產業韌性,要加快培育和樹立生產端與物流加工消費端品牌,并使生產端更加專業化、特色化,消費端更加社區化、便捷化。同時,要大力推進創新農產品物流加工品類規格和創新生產端不同品種生育期品級差異化供給。
對此,農業農村部表示,未來將會同有關部門一起,建立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協同推進機制。圍繞重點農產品等關鍵環節,制修訂一批相關國家和行業標準,建立從源頭到消費終端的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探索出一條標準引領農產品質量提升和農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徑。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農業農村部計劃構建30個農產品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及相關標準的綜合體,打造300個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示范基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