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鎮遠門戶網報道 “在我兒時的記憶里,有一個貧窮的地方,滴水貴如油,挑水來下秧,三年兩不收,討米去逃荒,啊!沉睡的江古,我多劫的家鄉。
在那春天的故事里,有一個火熱的地方,男女齊上陣,挖溝又修塘,旱澇保豐收,戶戶有余糧,啊!執著的江古,我覺醒的家鄉。
在那小康的建設里,有一個崛起的地方,道路寬又廣,綠樹排成行,鐵牛田中跑,家家蓋新房,啊!美麗的江古,我可愛的家鄉”。
隨著這優美動人的歌聲,在這湖光山色、綠樹成蔭、纖陌縱橫、車水馬龍、煙農匆匆、藥女纖纖的背后,又怎樣演繹著一位領頭跌宕起伏,傳奇人生的故事呢?
1989年,當時39歲的肖春良接挑螞塘村支書這個擔子,拖著傷殘身軀,跑縣跑州,與各級水利部門“磨牙”,從而使肖家溪、大溪溝、深屯三個小型水庫的項目落實,最終得到實施,這不僅解決了全村的人畜飲水,而且徹底打破了螞塘村挑水下秧的歷史,使全村人民從靠天吃飯的繭殼中跳了出來。
螞塘村三大寨三大姓,村兩委歷來受制于族派影響,肖春良一上任就打破了這一格局,損害了部分人的利益,他們就唆使幾個小混混偷砍他剛戴“紅帽”的苞谷,夜間拿竹桿偷打落他快成熟的稻谷,趁他夜晚下隊開會在回來路上用石頭襲擊他,甚至用炸藥炸過他的房子,為了大多數人民的利益,這些肖春良都頂過來了,老百姓終于看到了希望。但是,1993年,肖春良舊傷復發,他不得不放下擔子。
1994年—2004年,螞塘村族派觀念死恢復燃,連續4屆班子被唆其左右,懶、軟、散,甚至為了些蠅頭小利,爾虞我詐,各項工作一落千丈,領導痛心,群眾傷心。
2005年,肖春良臨危受命,重挑螞塘村支書重擔。一上任,他首先抓班子建設,要求群眾做到的黨員必須首先做到,要求黨員做到的支部一班人必須首先做到,要求支委們做到的支部書記必須首先做到。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他處處以身作責,為人表率,黨員評議會上,他邀請群眾代表參加,哪個黨員合不合格,群眾一清二楚。肖春良在工作中既講團結,又講原則,顧大局,促發展,堅持民主集中制,搞好村務公開,為民用權,為民動情,為民謀利,為民操心,大力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重樹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形象。使那些所謂的族老、寨老、流氓、地痞沒有市場。并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得農發資金18萬元,建設該村舒屯片區2公里的鑲邊機耕道及2500余米的防滲渠道。從而取得了群眾的信任,一舉扭轉了過去村兩委工作的被動局面。2005年度,螞塘村黨支部被縣委授予“五個好黨支部”,肖春良本人也被縣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扶持下,螞塘村人民的肚子是吃飽了,但荷包是空的,沒錢!全村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外出打工,而且都是青壯年,要建設,要發展,一無經濟,二無勞力。眾所周知,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是要有產業支撐,沒有,建設只是一句空話,肖春良反復研究這個問題,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只有抓住產業,才能提高經濟;只有提高經濟,才能抓住人;只有抓住人,才能搞建設;只有搞建設,才能發展;只有發展了,老百姓才能富裕;老百姓富裕了,村容村貌才能煥然一新。
2008年,肖春良針對本村土地資源豐富,而且大部分都是三年兩不收的望天田,搶抓機遇,成功地爭取了黔東南州第一個“現代煙草示范園”落戶螞塘村桐子榜,總投資558萬元。肖春良認為:聯產承包責任制對解決我國農村人口的溫飽問題功不可沒,但是,它仍屬小農經濟范疇,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它也相對制約了現代農業的發展,發展被制約給當代農民提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做好土地這篇大文章。肖春良苦口婆心,夜以繼日,認真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使他們逐步轉變傳統觀念,在不違背相關政策的前提下,在示范園內大膽嘗試土地流轉,并取得成功,肖春良創新的土地流轉方式走在全國前列,對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具有重大的影響。
在示范園建設過程中,肖春良自始至終,嘔心瀝血。建設初期,長期各自為陣的老百姓缺乏團結協作精神,在搭建育苗大棚時,各人自掃門前雪,對勞力相對較弱的不予幫助,四座棚丟下兩座不做。肖春良得知后,不罵不怪。頭天晚上,他親自上門一家討一個活路,說明天中午幫他攆房子。第二天一早,他花了500多元錢,買了雞鴨和香煙,請人辦起酒席。人來齊了,入席吃了酒飯發了煙,他才告訴大家去搭煙棚,一個個聽后羞愧難當,悄悄地退了煙就去搭煙棚去了。肖春良是整個工程的質量監督員,為向群眾負責,他不顧傷殘多病,特別是雙腳痛風,每天咬緊牙關,拄著棍子堅持在工地上。有一天,血壓竟高達114/220水銀柱,在大家的勸說下,他才勉強去了縣醫院,在醫院剛住兩天,血壓稍有下降,又急忙趕回工地。
示范園終于建成了,2公里10KV輸電線路,1公里主干路,5.9公里鑲邊機耕道,7個高位水池,25公里輸水管網,4座智能化育苗大棚,32間臥式密集型烤房群,3000平方米選辮煙雨棚,以及配電房、衛生間、電腦操控室等附屬設施,也成功的擺在了人們面前。當年有專業煙農32戶,種煙650畝,基本實現了集約化、規模化、規范化、機械化及科學烘烤,產清香型優質煙葉20余萬斤,實現產值124萬元,以后逐年遞增,到2012年超過了300萬元,為發展本村的現代農業摸索出條路子,使大部分村民能在家門口就業,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明顯減少,也減輕了村兩委對386199(婦女·兒童·老人)部隊管理的壓力,同時,還將過去散了的人和人心重新聚合攏來,增強了新農村建設的活力,團結互助,三改一建,道路硬化,村容美化正在螞塘村興起。并得到省州縣以及國家煙草總局領導的肯定。肖春良的體會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敢于發展;只有打破傳統觀念,才能便于發展;只有激活創新,才能不斷發展。特別在邊遠山區,正確處理這三個問題,對發展尤為重要。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螞塘村人站得高,看得遠,又在自己的土地上建成一個規模更大,設備更全,技術更新的現代煙草示范園、兩岔路示范園,從桐子榜和兩岔路兩個現代煙草示范園催生出來的螞塘現代農業產業結構平臺的成型,給螞塘村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螞塘村年人均純收入從2007年的不足1000元突破現在的5000元,各種運輸車輛及挖機從0至120多部,螞塘村黨支部先后被鎮遠縣委、黔東南州委、貴州省委授予“五好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肖春良本人也先后被鎮遠縣委、黔東南州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
肖春良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正如《貴州都市報》記者田峰所說,在大街上碰上肖春良,沒人會把“作家”二字與他聯系上來,他就是一個上街來辦事的老農。肖春良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年輕時他一表人才,而且勤奮好學,以他堅實的文字功底,淵博的文史知識,深厚的社會閱歷以及驚人的記憶和天成的口才,并寫得一手好字,這些都是那個時代女性羨慕的招牌,難道就沒有一個姑娘動心嗎?有,那是在部隊肖春良負傷住院期間,他的主治醫生,一個閨子待嫁的好姑娘對他的聰明才智佩服得五體投地,并直截了當地向他表示過她愛他,只要他答應,她負責把他調到身邊來,肖春良很理智,婉言拒絕了她,說自己已經結婚,子女都上了中學,那姑娘死活不信,肖春良只得偷偷地離開了醫院……這就是人品。
正是這樣的人品,肖春良對自己癱瘓了20多年的妻子不離不棄,照顧有加,2010年11月,在中央電視臺演播室的休息室里,肖春良與在場的10幾位男女主持人閑談時擺到自己的婚姻、家庭、子女等等情況,當時就朗誦了一首詩《致賢妻》:少女的笑容在夢幻中閃現/靚麗已隨歲月的腳步冬眠/雞歌鵝舞/牛歡豬酣/矜持與羞澀給忙碌讓路/大庭廣眾中掏出/挺拔誘人的乳房/奶著犢子般的嬌兒/倩影在公婆的床前消渡/飄柔無緣/秀發中只有油茶的自然/風去龜裂的臉上撞出/熾烈的火花/點亮心中對愛情/忠貞的燈盞。肖老師,你那不是愛,是同情,幾位女主播異口聲地說。你們知道中國有句古話叫憐香惜玉嗎?同情就是憐香惜玉,而這憐惜之間是有情的,沒情就憐不起來,惜不下去。所以,一對男女做夫妻,從不愛到同情,再到愛,這一路走過來了,你不覺得更踏實嗎?她們十分驚異!肖春良對子女更是如此,為了子女,也就是社會上所說的智力投智吧,他竟隔了整整十六年沒縫過一套新衣裳,整日里披星戴月,栽秧打谷,外出打工,從無怨言,但一發現子女無故放棄學習,他不惜一切代價,把他找回來。2006年,他的兒子高考后沒填志愿就悄悄到浙江永康打工去了,他得知后,不顧病痛,親自去把他找回來,父親的人格和執著打動了4個子女,他們都先后完成了各自的學業,并參加了工作,這在農村也是很少見的。
“誰說你水淺地皮薄/誰說你落后又偏遠/座座奇峰異嶺/是您堅強的脊梁/片片廣灣闊壩/是您博大的胸懷/甘泉是您不竭的乳汁/青山是您不衰的容顏/御筆下/有您兒女的美名/軍旗上/有您兒女的鮮血/您曾是將軍的故鄉/您曾是英雄的家園/你曾是富翁的搖籃/你一步一個希望/您一笑一個輝煌/請摘下神秘的面紗/偉大的母親/讓世人一睹您/新世紀的風采。”肖春良思相豐富,感情細膩,愛家鄉勝過愛自己。是的,江古是片神奇的土地,始海百合化石,揭示生命起源,懸嶺古城遺址,重現羅施鬼國,驚世摩崖天書,難倒天下名士,百萬富翁故居,更嘆創業艱難……肖春良從他負傷那天起,就用那支會說話的筆傾訴對家鄉的情和愛。江海洪波續舊夢,古傳佳韻填新詞。二十多年來,他以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床當桌,夜為伴,陸續創作了長篇小說《女人萬歲》等一系列文學作品,其中短篇小說《低?!?#xff0c;散文《功臣》還分別在《小說選刊》、《散文選刊》獲獎,但在文學創作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肖春良自己知道,他只上過初中,當他要拿起筆來寫小說時,有無數人譏笑他。當他的小說獲獎時,甚至還有人懷疑,認為他是抄襲別人的作品,肖春良以他的一步步成功使那些質疑者刮目相看,更使那些識馬的伯樂津津樂道,2006年6月,黔東南電視臺《直擊21點》欄目專題播報,2008年6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