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一、實現卷煙銷量恢復性增長的意義
凌局長的“三大課題”既給所有的煙草人一個“勤于思考”的機會,又為大家指明了未來幾年“努力求索”的方向,筆者作為煙草基層戰線上的一員新兵,也不由地開始思考彭澤煙草的“改革紅利、發展潛力、追趕目標”。數據顯示:2013年全年,江西彭澤煙草卷煙銷售總量不足50000件,人均銷量僅7條,而同期其他兄弟單位業已實現人均9條的銷量,差距明顯,即使與全市平均水平相比,也嚴重滯后。江西彭澤卷煙市場是不是已經飽和?卷煙銷量還能不能增長?通過市場調研反饋的信息,吸煙人群并沒有大幅減少,而且隨著當地“澎湖灣工業園”、“定山工業區”等招商引資項目的建設,大量外來務工人員涌入,更增加了龐大的卷煙消費群體。在這樣充滿潛力的發展環境下,卷煙銷量卻沒有突破性的進展。
可以想見:在高額暴利驅使下,不法分子依舊鋌而走險,通過各種渠道違法經煙,利用執法漏洞逃避打擊,從而制約卷煙銷量的增長,既危害了廣大消費者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了國家正常稅收的大量流失。換言之,在不法分子的“活動”下,本應有的正常銷量流失了,亟需“恢復”。
因此,徹底凈化卷煙市場環境,將因不法分子攪擾所流失的銷量找回,實現卷煙銷量恢復性增長,就是我們應奮起追趕的目標;通過卷煙銷量恢復性增長促成稅利的增長,就是我們改革的紅利;而地方政府“沿江大開發”戰略為卷煙銷量恢復性增長提供的一系列新的外部機遇和優勢條件,則是我們發展的潛力。
二、制約卷煙銷量恢復性增長的市場環境分析
“管得好才能賣的好”,卷煙銷量恢復性增長乏力在很大程度上與卷煙市場環境是分不開的,縱觀彭澤卷煙市場管理現狀,可以發現有以下幾個難題:
1、市場廣闊,監管難度大。截至2013年底,彭澤縣域內共有持證卷煙零售客戶1611戶,而縣煙草局一線稽查人員僅10人,按人頭劃分,平均每人約分管160余名零售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難免顧此失彼。加之農村市場交通不便,分布濫散。往往是一個村綿延十幾里,尤其是部分地處山區的鄉鎮,車輛無法到達,只能徒步檢查,這就使全面檢查市場的周期延長,影響對違法違規行為的及時打擊。
2、單兵作戰,監管力度弱。一直以來,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在卷煙市場監管工作中,都是煙草局在“單兵作戰”。雖然煙草稽查人員夜以繼日、不辭勞苦地開展市場檢查,悉心守護卷煙消費環境,也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但在面對“暴力阻撓執法”、“案件調查取證”、“案犯追捕”等問題時,就顯得力不從心。特別是近年來,涉煙違法犯罪分子的違法手段越來越高明,違法途徑越來越廣,缺乏公安、交警等職能部門的有效配合,煙草稽查人員經常是“有案查不了”、“案犯抓不住”,卷煙市場監管達不到理想狀態。
3、煙草法律法規宣傳不到位,群眾法制觀念淡薄。雖然每年都要開展多次煙草專賣法律法規的宣傳,但是宣傳手段陳舊,宣傳效果并不明顯。近些年,彭澤縣局稽查人員在依法檢查、先行登記保存涉案違法卷煙時,有的違法經營者煽動不明真象的群眾圍攻、毆打、哄搶查獲的卷煙。事后在對鬧事者進行批評教育時,他們卻表示不明白什么叫“亂渠道進貨”,并認為只要不賣“假煙”就不算違法。
4、客戶自身誠信經營意識不強,缺乏社會輿論的有效監管。一些資金少、備貨少的客戶,當某個規格的卷煙賣完時就會選擇從非法渠道進煙,甚至為了盈利,不惜犧牲誠信,售賣假煙。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多數群眾對客戶的違法違規行為或不知曉、或視而不見,即使買到假煙權益受損時,也傾向于私下解決,不向煙草局反映,更不愿主動提供涉煙案件“線索”,以免“得罪人”。
三、探尋新的市場監管模式實現卷煙銷量恢復性增長
上述卷煙市場凸顯的問題再一次證明,原有的單一行業管理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形勢的變化,如果不在市場監管的方法和手段上做出改變,建立起新的監管模式,那么面對上述的諸多問題,只能干著急,卷煙銷量恢復性增長的目標也只能止于書面。因此,有必要發動一場“全民參與”的卷煙市場管理“攻堅戰”,借助整個社會的力量,使煙草專賣管理回歸社會、回歸群眾,實現專賣管理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為卷煙銷量的恢復性增長創造良好市場環境。
(一)發揮政府強有力的主導作用
與煙草行業貧乏、軟弱的執法手段相比,地方政府具有強大的協調調度能力、執行落實能力以及社會影響能力,如果將地方政府的這三種能力引導至卷煙市場管理中,必然可以實現突破性的進展。與此同時,地方政府正在提出一個“大食品管理”的概念,而卷煙作為一種特殊的食品,將其納入“大食品管理”的框架中尤為需要。一旦地方政府主動承擔起卷煙市場監管之責任,那么通過地方政府的政令,就可以使各職能部門、鄉(場、區)鎮轉變原有的意識,視卷煙市場監管為己任,自發地監管卷煙市場,將其提升至新的高度。
1、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協調,成立由縣長任組長,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和縣委常委、縣政府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各職能部門和各鄉(場、區)鎮主要領導為成員的“煙草專賣社區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將卷煙市場監管工作納入全縣各鄉(場、區)鎮、職能部門社會綜合治理考評范疇。通過縣綜治委與各職能部門、各鄉(場、區)鎮簽訂責任狀,明確縣公安局、工商局、交通局、物價局、質監局、檢察院、法院等部門以及各鄉(場、區)鎮在卷煙市場監管中的具體職責與硬性指標,對“狀態不好、動作遲緩、工作不力”的單位,按相應的標準扣除其年終社會綜合治理考評得分。
2、依托鄉(場、區)鎮下轄的社區,將卷煙市場監管與社區日常工作相融合,由各鄉(場、區)鎮所屬的社區指定一名聯絡員,協助縣煙草局宣傳煙草法律法規,收集涉煙案件線索,匯總上報資料,定期巡查煙草市場,建立經營戶及無證戶臺賬,配合縣煙草局處置涉煙糾紛。在此基礎上,組織聯絡員參與培訓。一是加強其對煙草政策法規的理解,做到“能學、善聽、會講解”,使之成為煙草政策法規的“宣傳員”;二要提高其業務能力,掌握真假煙識別的技巧,使之成為卷煙市場秩序的“管理員”;三要其學會對專賣執法行為和行政行為進行監督,掌握用零售戶銷量的變化來分析煙草市場的動向,使之成為客戶守法經營的“監督員”;四要其學會對市場信息的收集整理,提高信息收集質量,培養和發展更多的信息耳目,形成遍布基層的情報網絡體系,使之成為卷煙打假信息的“情報員”。
(二)發揮群眾的輿論監督能力
彭澤卷煙市場環境的惡化,在很大程度上與群眾監管的缺失是密不可分的。長期以來,包括煙草部門在內的各家執法部門,對零售客戶的一次違法違規行為只能給予一次處罰,這種處罰往往“打不痛”零售客戶,而且是“治標不治本”,不能從根本上斷絕客戶“違規的念想”。群眾的輿論監管則不然,一旦發現某位客戶有違規或者不誠信的現象,群眾可以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一傳十、十傳百”,形成一種無形的輿論壓力。因此,提升群眾參與卷煙市場監管的意識,對市場秩序的完善有著深遠的意義。
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群眾法律法規的“知曉度”。煙草專賣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依然是當前建立和發展卷煙誠信市場的一項重要任務,群眾知曉了煙草專賣法規,了解了相關政策,煙草專賣市場誠信經營的根基才打得牢、筑得實,也才有良好的市場建設空間。因此要借助在社區、村組設立宣傳欄、在城鄉結合部刷印專賣法墻體廣告、送法進社區、公共場所LED屏幕滾動播放等方式,廣泛宣傳煙草專賣法律法規,使廣大群眾清楚客戶的哪些行為屬于違法違規,哪些做法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利益,讓群眾的輿論監管有所側重、有的放矢。
2、激發廣大群眾監管卷煙市場的意識。公開卷煙打假舉報電話12313,對實名舉報做到接報必查、查實即獎、做好保密,鼓勵群眾主動收集、提供涉煙案件線索。利用“3.15”、“12.4”和節假日等契機,開展消費者真假卷煙識別比賽,使群眾掌握基本的識假辨假能力,通過電視、政府網站曝光重大案件,以案釋法,警示、引導、教育群眾,及時曝光違法違規的零售戶名單,將其違法違規行為公之于眾。印制包括煙草專賣管理工作政策動向、煙草法律法規等內容的宣傳手冊,著重就“煙草專賣社區化管理”工作相關內容進行宣傳,使廣大群眾了解該項工作的目的和意義,深刻認識“卷煙打假、人人有責”,從而主動參與其中。
(三)發揮零售客戶自我規范能力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不論是政府領導下的各職能部門、鄉(場、區)鎮對卷煙市場的監管,還是廣大群眾及消費者自發的社會輿論監督,對卷煙市場環境所起的只是來自外部的一種推動作用,不能解決其根本。而卷煙市場秩序的好壞,從更深層次意義來講,是需要零售客戶自我規范、自我約束、自我遵守的。只有在對零售客戶保持常態化、高效率、全方位監管的同時,積極引導其樹立誠信經營意識,使得誠信經營的利益越來越多,誠信經營的氛圍越來越濃,違法違規的空間越來越小,才能實現卷煙市場秩序“質”的轉變。
1、加大零售許可證的管理力度,提高辦證門檻。將《煙草專賣許可證管理辦法》的宣傳擺在同煙草專賣法律法規一樣的高度,確保所有的持證客戶耳熟能詳。嚴格按照合理布局的要求,杜絕人情證、關系證,對私自非法轉讓、不具備經營條件的要堅決予以核銷或者注銷,通過加大宣傳、嚴格管理,務必使許可證的分布趨于合理,含金量得到提高。
2、采取多種方式對客戶的經營進行“一對一”指導,將卷煙陳列、品牌推介技巧,庫存管理和安全防范知識,結合地域、人文、消費習慣等特點有所側重地進行灌輸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