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新烤房,以前見都沒見過,更別說用它來烤煙了!”
“就是嘛,不會是騙我們的吧?”
……
在一片紛亂的質疑聲中,煙農們的情緒開始出現波動。這是2008年7月,發生在四川省德昌縣麻栗鄉大壩村的一幕場景。當時,德昌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在大壩村試點修建40座密集型烤房替代舊式烤房。可是,有幸第一個吃螃蟹的大壩村煙農似乎并不買賬,他們覺得,新設備的安裝調試、技術參數的確定、烘烤技術的掌握,都還是一片空白,上這種新式烤房,大家心里沒底。
試點工作受阻之際,時任湖西煙站茨達煙點點長的陳文宗被派往大壩村“救場”。到任后,陳文宗帶領技術人員起早貪黑組織施工,在最短時間內把設備、線路安裝到位。然后,他們又開展相關培訓,逐一環節講、手把手教,說干了嗓子,走累了雙腿!很快,煙農掌握了密集型烤房操作要領,當年煙葉賣出了好價錢。嘗到甜頭的煙農記住了煙草人陳文宗:他把床鋪搬到烤房群,一住就是41天;41天里,他往返于煙田和烤房,似乎不知疲倦;他渾身臟兮兮的,滿是煙味、泥土味,忙得沒時間洗澡……
新式烤房的成功在全縣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普及推廣工作很快全面鋪開。據不完全統計,密集型烤房應用后,全縣煙農年平均增收在300元以上。談起這些成績,出了大力氣的陳文宗沒有自夸:“共產黨員不在這個時候出力,更待何時?”
2009年2月,陳文宗成為德州煙站副站長。從技術人員走上領導崗位,陳文宗工作性質發生了一些變化,但黨員本色依舊。2010年年初,德昌縣局(營銷部)開展“一幫一”定點幫扶,陳文宗與王所鄉水塘村六社煙農張明富結成了對子。從育苗、堆肥、預整地、測土配方施肥,到移栽、田管、成熟采收、烘烤、分級扎把,陳文宗一有空閑就蹲守在張明富的煙田里、烤房里。發生病蟲害了,陳文宗急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和其他煙技員一起查看“病情”;下大雨了,陳文宗焦躁不安,和張明富踏著泥漿查看煙田防澇情況。2010年煙葉收購結束后,張明富一算賬,收入比往年高了一大截!年底,張明富和親友拿著一面錦旗,敲鑼打鼓來到陳文宗的宿舍……
陳文宗很簡樸,簡樸得在鄉村路口處,會被當成本地村民。他最大的理想,就是“所管的煙區,家家煙農都能過上好日子”。這幾年,為了這一份信念和追求,陳文宗踏遍了煙區的山山水水,餓過肚子、睡過野地、滑下過山坡、滾進過河流……但無論遭遇何種坎坷,他始終扎根基層,樂觀前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