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我的童年里有一件最快樂的事,那就是收集煙標。那時候,小朋友之間常常比較,看誰收藏的煙標數量多、種類稀有。誰若收集到一枚大家都沒有的煙標,會引來很多羨慕的目光,自己也會格外神氣一陣子。
當時,朋友圈里,我算得上小有名氣的“收藏者”。我有一本厚厚的大書來夾藏我的“寶貝”,原本皺皺巴巴的煙標,經過夾壓的“洗禮”變得極為平整。我收集煙標的渠道主要有兩個,一是跟吸煙者索要,二是翻垃圾箱揀。
那時,大人們晚飯后多是聚在一起打牌,除了主戰者外,周圍還常常聚上三五個觀戰者,我常是觀戰者之一。其實,我無心關注誰勝誰負,主要是想看看誰抽什么牌子的煙,能否要到煙盒。等“摸清底細”有所收獲后,我便悄然離去。
其實揀煙盒也有學問。要隨時留意身邊的每一處,只要發現煙盒,便大大方方將其揀起來。不要怕丟面子,更不能怕臟。此外,還要多觀察垃圾箱。因為馬路上揀到好煙盒的幾率不高,廢棄的煙盒多被扔進垃圾箱。
小時,我家住在沈陽西塔西側的老道口,我們經常光顧的垃圾箱主要是沈陽鐵路局后院的垃圾箱以及一些百貨大樓的垃圾箱。盡管炎熱夏天垃圾氣味嗆人,蒼蠅也圍著我們飛個不停,但這些都絲毫打消不了我們翻揀煙盒的興致。誰要是揀到一個好煙盒,立刻會高興地跳起來,別的小朋友也會加快翻揀垃圾的速度。
經過兩年多的積攢,我那本大厚書中竟然夾了兩百多枚色彩斑斕的煙標。其中既有當時常見的遼寧產的“萬里”、“握手”、“藍翎”、“古瓷”、“紅玫瑰”、“大生產”,也有黑龍江哈爾濱的“特制哈爾濱”,吉林長春的“迎春”、“葡萄”,天津的“恒大”,北京的“大前門”等。更為珍貴的是,我還收集到了“炮臺”、“紅錫包”和“綠錫包”等稀有煙標。
這一枚枚煙標不但凝聚了我國豐富的煙草文化,也承載著我那珍貴的快樂童年。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