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廣告畫主要是指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在上海興起的和煙草買賣相關(guān)的一類帶有促銷、廣告性質(zhì)的繪畫,其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兼具實用與欣賞性,深得社會市民階層的喜愛。
?
在印制煙廣告畫的煙草公司中,名列前茅的有兩家:英美煙公司和南洋煙公司。英美煙公司憑藉財大氣粗的實力,搜羅了滬上有才能的畫家,成立了美術(shù)室,其中主要畫家有胡伯翔和倪耕野。而在英美煙公司美術(shù)室中挑大梁的是胡伯翔先生。
?
胡伯翔先生(1896-1989),出生于畫家世家,他是著名海派畫家胡郯卿的兒子,從小受父親的影響很深。同時另一方面,晚清海上畫派大家的吳昌碩先生對胡伯翔倍加獎掖和提攜,時常帶他參加書畫界友人的聚會,參加在哈同花園按期舉行的古物書畫研究會,使胡伯翔收益匪淺。在吳昌碩先生的指點和鼓勵下,胡伯翔畫技精進,畫風趨于成熟。
?
當月份牌畫家一窩風地采用曼陀的擦筆水彩畫法時,胡伯翔卻用水彩層層渲染的畫法,更多的保留了東方文化的內(nèi)涵。既有傳統(tǒng)山水的筆墨,又有西洋水彩的滋潤的畫法創(chuàng)造了如詩一般的意境。而他所做的煙畫中,山水畫是其畫作的最愛,并貫穿于他一生的創(chuàng)作之中。現(xiàn)選出幾張代表作來,與君共賞:
?
赤壁夜游
《赤壁夜游》取意于《前赤壁賦》。北宋大文豪蘇軾寫過兩篇《赤壁賦》,后人稱之為《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都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名篇。《前赤壁賦》中,描寫到赤壁的景色為: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胡伯翔先生正是在此基礎上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作了此畫。畫中,月兒出于東山之上,朦朧的月光勾勒出青山巍峨的輪廓。白茫茫的霧氣橫貫江面,江面反射的月光與天際相連,水天一色。江面上,四人任憑葦葉般的小船自由飄動,越過浩蕩渺遠的江面。
?
桃園問津
《桃園問津》正是取意于《桃花源記》。《桃花源記》是東晉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繪了一個世外桃源。而胡伯翔先生處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中,內(nèi)心對這種生活也是非常向往。畫中,桃花燦然,青山綠水映照之間,“阡陌交通,屋舍儼然”。好一個世外桃源!屋舍前,武陵捕魚人與桃園人佇立交談,一派寧靜祥和的氛圍。
?
?
西山放鶴
《西山放鶴》正是取意于蘇軾的《放鶴亭記》。本文作于宋神宗熙寧十年至元豐六年之間(1077-1083)。時蘇軾在徐州做知州,友人張?zhí)祗K,別號云龍山人,在彭城建了一座亭子,亭中養(yǎng)有二鶴,早上放出去,晚上又會飛回來,蘇軾常與朋友在亭中飲酒賞玩,因有所悟,故作此篇。此文有明顯的出世思想。文章指出,好鶴與縱酒這兩種嗜好,君主可以因之敗亂亡國,隱士卻可以因之怡情全真。作者想以此說明:南面為君不如隱居之樂。這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爭失敗后的消極情緒。畫中描繪的是放鶴亭冬天的景觀。“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隆冬時分,白雪皚皚,天、水均染上了一層灰蒙蒙的顏色,唯有蒼松微露幾分青翠,卻使得畫面更加的晦暗。近處的蒼松下,一位老者拄杖凝望著遠處放鶴亭中的放鶴人,但見那仙鶴成雙飄然西去。該畫意境深遠,將隱者的淡薄與超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
從以上幾幅畫作,可以看到畫作中的人物和景色,在水與色的交融中,情與景的貫通下,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可以明顯感受到胡伯翔先生精湛嫻熟的畫技,和他獨有的作畫風格,讓胡伯翔先生的煙廣告畫成為了煙草廣告中的一朵畫中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