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兩會上北京代表提議,把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立法,我贊成。因為我不抽煙,也討厭煙味。在商場、餐廳甚至醫院遇到無視白眼、噴云吐霧的人,挺惡心。公共場所禁煙,是保護不吸煙者的權利,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好事。但抽煙說到底是個人的權利,立法的原則,應該是讓煙民在享受自身權利的同時,不去傷害他人。
我一根煙不沾,是禁煙的受益者。雖然支持禁煙立法,但不支持單純靠法禁煙。問過朋友煙癮上來又不許抽的感覺,他說:“就是別扭,上不來氣。”再問那能抽了呢?答曰:“就是總算喘過氣來了。”這樣看來,抽煙對部分煙民來說是很難戒掉的。而且,有些公共場所先天性禁煙執行力不足,比如餐廳,服務員提醒客人不能吸煙,但客人非抽不可,為了留住生意,沒人會去較真兒。
中國是有“煙草文化”的,抽煙不只是個人行為,還是一種社交習慣。初次見面,互相遞根煙,就能打破尷尬氣氛。煙難戒,這可能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若能從根源上扭轉“煙草文化”,讓國人都覺得抽煙既對不起錢包又對不起身體、很“二”,是不是會讓禁煙更有效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