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超市購物,看到很多老人在看超市提供的小票與自己所購物品進行對照清點時,有的老人事先做有準備隨身帶了花鏡,大多數老人只得借助他人的幫助才能清楚票、物、價相符,對小票上的字根本就看不清。每當見到此情景,讓人在想,我們時不時地把關愛老人掛在嘴上,難道超市就沒注意到老人為看票所難?因票所迷?
日常生活中,多數老人都是獨立生活,日常用品均是自己到超市購買,而且老人生活節儉,對超市購買的東西都要仔細與小票對照察看,生怕有什么差錯,結果超市所提供的小票,上了50歲眼花的人都難以看清楚,何況耄耋的老人。“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不是僅掛在嘴上的事,好的習慣,好的態度,好的作風需平日里養成,明天的寬廣大道需今天打基礎,需今天一點一滴的積累,使其成為一種態度,成為追崇的風尚,才能有美好的明天。
想起老人不是在重陽節來臨時,是踐行于日常生活之中,是表現在具體工作,具備事務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老人排除因老所困的事情。1.78億老齡人口是不能小覷的數字,我們為老人想得周到細致一些,不難做到,難的是我們只是圖了形式,忽視了實際,說了些好聽的話,展示的是一時的心血來潮,甚至是因形勢所迫,不得不做,僅此而已。諸如超市里小票上的字放大一些,有利于老人察看,對于超而言不是問題,我們完全可以很快為老人排除觀看困難,或許會增加超市的經營成本,少些不痛不癢的標語,少些做給媒體,做給人們看的慰問活動,節省下來的錢,足以將小票上的字變為老人能辨心清。關愛老人還需從細微之處入手,善于發現不足,解決問題,讓老人從中感受溫暖,感受來自大家庭的關愛。
?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