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第七十一回寫的是:占對山黃忠逸待勞,據漢水趙云寡勝眾。定軍山下,黃忠聽從法正之計謀,刀劈夏侯淵,傳為佳話。后人有詩贊黃忠曰:蒼頭臨大敵,皓首逞神威。力趁雕弓發,風迎雪刃揮。雄聲如虎吼,駿馬似龍飛。獻馘功勛重,開疆展帝畿。諸葛亮病死五丈原,死后葬于定軍山。后杜工部有詩曰: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又杜工部詩曰: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魂牽夢繞定軍山,我曾經懷著崇敬的心情拜謁過定軍山下的武侯祠、武侯墓,尤其是武侯墓古柏森森,草木生香,令人肅然起敬。前幾天,四川的同學來陜西漢中旅游,首選武侯墓,領略定軍山的風采,體會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讓我心中好激動。回味定軍山,古戰場刀光劍影,讓人格外感念黃忠的勇和諸葛亮的忠。諸葛亮死后葬于定軍山,為蜀國鎮守北大門,可謂精神不死,忠義千秋,彪炳史冊。每一回游覽武侯墓、祠,都很受感動。諸葛亮的高風亮節,永遠激勵我們前進。
2012年11月23日,是個晴天。我們乘車前往勉縣定軍山。到了山腳下,我們步行上山。起先沿著水泥路彎曲而上,接著走了一段石階路,但見兩旁的草木叢生,十分茂盛,只是顯得蒼黃,畢竟是冬天嘛。但是,偶爾可見“救兵糧”,紅紅的,小小的,圓圓的,非常可愛,在草木叢中分外耀眼。山風徐來,格外清新。到了山頂上,滿眼的是金桂,三個一叢,可惜錯過了花季,但是葉子綠綠的,生機盎然。站在山頂上,依稀可見武侯墓旁的蒼翠柏樹和黃葉子的樹木,讓人不由得想起諸葛亮,感嘆他的智慧和忠誠。勉縣電視臺采風基地的石碑就立在山頂上,使人想到現代傳媒的厲害之處。遠望勉縣縣城,歷歷在目,美麗動人,令人神往。
下到半山腰,我們登上督軍臺,看到了陰陽太極圖,想象一下古人操練軍馬的情形,十分激動。走到諸葛武侯井旁,伸頭俯視,但見井水悠悠,自然想起古人曾經打水淘米做飯或者喂養軍馬,思緒仿佛回到從前,生發思古之幽情。池塘旁的軍馬雕塑,栩栩如生,引得大家急忙合影留念,忙得不亦樂乎。
等到吃飯的時候,我們就近品嘗了土生土養的烏雞和羊肉,喝了陜西名酒西風酒,心情十分暢快。
站在美麗的定軍山下,大家感念黨的十八大,決心學習十八大,創造新業績,實現新跨越。
?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