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古今,這世間向來不乏天才,然真正留名青史的,千里挑一已是萬幸。
不可否認,有很多曾名不見經傳的蟄伏之士,一飛沖天,一鳴驚人,但更多時候僅僅是曇花一現,如一朵浪花,剛涌上巔峰,即刻又湮滅在歷史的大河中。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仲永五歲便能指物作詩,最終卻“泯然眾人矣”,勢利的外部環境扼殺了這個神童的才華,讓他失去了健康成長的土壤。江淹盛年,驚艷才絕,夢筆生花,《恨》、《別》二賦名動南朝,然中年以后,官運亨通,富貴安逸的環境,使他才思減退,落得“江郎才盡”。
大器晚成,畢竟少數。姜尚暮年,方遇上慧眼識金的文王,伏櫪老驥實現了志在千里的夙愿。也不枉他在貧困潦倒的時候,仍胸懷大志,始終不倦地研究、探討治國興邦之道,歲月的風霜更加堅定了年輕時的豪情壯志,最終遇到了施展才華之機,輔助文王成就了一番宏圖霸業。
玉不琢,不成器;銅不擦,易生綠。每個人都是某一方面的天才,能否成器,首先要能發現自身天賦所在,其次在于拼搏,更貴在堅持。人常道,窮孩子,早當家。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少年老成的少了,未老先衰的卻多了,少不經事的更多了。天之驕子們都過著一帆風順的生活,然而遇到真正的大風大浪、大起大落時,無疑是滅頂之災。
“難”,才是成就大器的根本。玉器與銅器,一樣精致貴氣,一樣古樸大氣。同是災難,玉器怕外力,銅器怕時間。在戰亂紛紛的年代,相較而言,能夠幸存的大部分是銅器,所以玉器尤為珍貴。然先秦以降,大部分銅器在時間的侵蝕下只剩一小堆銅銹,出土文物中銅器數量遠不及玉器,所以,每一件保存完整的銅器都是國寶。我們要做的就是那件鑲著碧玉的銅器。
不闖難關,難成氣候。蝴蝶破繭而出,正是因為有這個掙扎的過程,才使它的翅膀強壯,才使它有飛向天空的本錢。如果人為把繭弄破,破繭而出的只會是一只蛾,翅膀小的可憐,不管他怎么努力,也無法像蝴蝶一樣飛舞。
不經磨難,難以成器。茂密的原始森林,只有最上層才能享受到充足的陽光,先天弱勢的蕨類、灌木、苔蘚只能在陰暗潮濕的底層,等待正午陽光直射時,那些大型喬木從縫隙里施舍。只有藤蔓植物,它們不甘命運的安排,脈脈地、倔強地、一寸一寸地沿著樹干往上爬。風雨一次又一次將它們吹打至地表,蕨草嘲笑它們,喬木蔑視它們,但是下一次太陽升起時,它們又已經開始這場生命的遠征。一個月以后,它們已經在蕨類的枝頭歇息;半年以后,在灌木的軀干上小憩;一年以后,它們在喬木的樹冠上看風景;千年以后,喬木已經枯死,倒下變成了養料,藤蔓在下一棵樹上不斷地往上爬。
一個世紀以前,前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高爾基曾高聲吶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讓我們大聲呼喊:困難和磨難,向我開炮吧!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