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正走在一段上坡路時,看到前面有位衣著華麗的女士突然加快步伐跟上了一個推著裝滿破爛板車蹣跚前行的中年男人,她俯下身子幫忙推車,這個場景讓我感覺非常熟悉,但又有點“陌生”。熟悉的是老師和家長在小時候就一直這樣教育我們,要多做好事,助人為樂;“陌生”的是這樣的場景在現在越來越少見。每次看到都能給我帶來溫暖,使我回憶起難忘的三件事。
1987年深秋的一個星期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樣挑著未來半個月的口糧和柴禾走在上學的路上,當時農村初中生是要靠著這些向學校食堂換取飯票的。路途遙遠、肩上的重擔加上身邊其他同學的輕松嬉鬧使我心中襲來一陣陣的痛,因父親去世的較早,家境貧寒,每次都只能靠自己挑。我低著頭趕路,走到一半時,突然有個人過來跟我說:“謝同學,我來幫你挑吧。”邊說邊接過我肩頭的擔子。我一看是我們學校的新分來的老師,連忙說:“不用了,老師,我可以的”。老師說:“沒事,我沒帶什么重東西,還是我來挑吧”。我們邊走邊聊,他問起我的家庭情況,了解之后對我說,人生總是會不斷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咬咬牙都可以挺過去,只要好好學習,你將來就不用再挑這么沉的擔子了。
1989年夏天的一個周末,我在家吃完飯后到二十里外的學校上學,走在半路我身體突然難受起來,上吐下瀉,可時間已不容我再返回家,心里想著,堅持一下,去學校后買點藥來吃就沒事了,但因天氣炎熱,造成了脫水,身體極度虛弱,當我堅持走到學校所在的集鎮邊時,實在堅持不住了,就坐在路邊休息,正好一個住在附近的同學到河邊挑水看到了我,急忙放下水桶,過來問我怎么了,聽我大致說了一下之后,水桶都顧不上放回家便將我扶到衛生所,當我檢查完后,醫生告訴我,要是再晚來一步我可能會有性命之憂。他一直幫我交費、取藥,陪著我輸液,等醫生確認我沒事,我自己也感覺有所好轉之后,才把我送回學校。
1992年高考過后,我去學校看高考分數,剛進學校,一眼就看到我高二時的班主任楊老師正在焦急的朝校門口張望。我突然想起來,在高考結束時,我曾在路上遇到楊老師時跟他說,因家人和我都不懂怎樣填報高考志愿,到時候請他給我幫忙參考一下的事。楊老師看到我后說,你趕快到班主任那看分數,我有急事要去外地,即刻就得出發,我已經在這等你很久了。我看完分數后就去找到他,他從考試的分數、我的家庭情況、各專業未來的發展等情況給我做了全面的分析,為我選擇了三個志愿,并告訴我在填報志愿時應注意的問題,一切交代妥當他就匆匆離開了。楊老師不是我們本地人,而且只當了我半年的班主任,昔日學生的一個請求,他竟這樣重視。看到他遠去的背影,我的心中充滿了感激。
這三件事情對他們來說或許不值一提,只是舉手之勞,但對我來說卻是這些年一直存放在心底的溫暖,他們在我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刻,帶給了我深遠的影響。讓我切身體會到這個世界還是好人多,人生的價值不在于你得到多少,而在于你付出了多少。舉手之勞留給社會一點溫暖,也讓自己生活在溫暖之中。
?
?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