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人的一生是選擇的一生,也是行動的一生。要正確地選擇,積極地行動,這樣才能快樂生存,笑對人生。自己的路還得自己走,人生需要奮斗,人生需要奮發圖強,人生需要砥礪前行,人生需要生命不息戰斗不止!
2019年春節期間,我再一次讀了路遙寫的《人生》,受益匪淺。活了42歲的路遙,寫得何等好啊!他在書中引用了柳青的一段話,很有意思:“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高加林高中畢業后回鄉當了民辦教師,后來被村支書的兒子頂替了,只好回家務農,沒有文化卻很漂亮善良的劉巧珍愛上了他,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快樂。后來,高加林到縣城工作,當了縣委通訊組的干事,寫了《只要有人在,大災也不怕》等報道,被縣廣播站的播音員黃亞萍追求愛慕。高加林想跟隨黃亞萍到南方去闖蕩,到南京發展自己,與巧珍結束了戀愛關系。德順爺爺和玉德父親勸他不要和巧珍斷了關系,告誡他“浮得高,跌得重”,不能丟掉為人的老根本。高加林依然選擇和黃亞萍在一起,但是最后因為走后門的原因被縣委退回農村當了農民,高加林不得不選擇和黃亞萍斷絕關系,他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德順爺爺勸他不要灰心,只要愛勞動,一切都還會好起來的。
我覺得巧珍在失戀的情況下很堅強,正如路遙所寫:“她留戀這個世界;她愛太陽,愛土地,愛勞動,愛清朗朗的大馬河,愛大馬河畔的青草和野花……她不能死!她應該活下去!她要勞動!她要在土地上尋找別的地方找不到的東西!”我覺得德順爺爺在高加林再回到農村時的一番話也很精彩傳神:“就是這山,這水,這土地,一代一代養活了我們。沒有這土地,世界上就什么也不會有!是的,不會有!”德順爺爺像一個熱血沸騰的老詩人,又像一個哲學家,通過自己的活生生的例子開導高加林,要好好活下去,活得有意思一點。一個人,不要抱怨生活,生活永遠是公正的。“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方面不滿意,就灰心。”“生活啊,生活!有時候它把現實變成了夢想,有時候它又把夢想變成了現實!”路遙的這些話都有道理啊。
我今年52歲了,年過半百了,也不小了,當然還年輕。我通過高加林的故事,也想過自己。高加林與巧珍、黃亞萍的愛情故事,很感人。高加林兩頭都失誤,在愛情方面的挫折令人心痛。高加林的事業進展也不順利,他想離開農村的夢想在現實面前破滅了。好在鄉親們安慰她,好在德順爺爺開導他,好在金子一樣的巧珍還在向支書求情讓他當民辦教師,高加林感慨地說:“我的親人哪……”我比較幸運,1985年高中畢業后,考上了大學,1989年大學畢業后,分配到陜西省煙草系統工作,主要在一家煙廠一干就是30年。30年啊,不短啊。在此期間,我談過戀愛,后來結婚,有了孩子,在事業上我也有追求,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我通過考學離開了農村,知識改變了我的命運。我在單位工作的時候,我也積極努力工作,奮斗過,拼搏過,苦樂參半,一言難盡啊。在我困惑的日子里,我相信自己,相信勞動,再苦也要笑一笑,再難也要活下去。特別是我喜歡看書、寫作、練書法、愛旅游,豐富了我的生活,讓我的人生不再寂寞。
人生需要奮斗。高加林不斷奮斗,雖然坎坷,我覺得高加林追求愛情和事業是對的。路遙同志就更不用說了,他“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向世界推出了一部又一部力作,感動了無數人。我們要向路遙學習,向高加林學習,在人生的道路上頑強拼搏,不斷奮斗,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快樂。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