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美好的,春光明媚,春暖花開,春風蕩漾,春來江水綠如藍。在漢山上聽聽鳥叫聲,遠眺山下的秀麗風光,看看開始發青的茶樹,在盤山公路上漫步,在好運石邊留影,欣賞山泉流水,望望山頂上的白云,啊,這樣的日子何等愜意。踏青野外,一任野草染綠我的心扉。一同沉醉于春風里的,還有我讀書的習慣。一派春光中,書頁也煥發了生機,明亮通透。在春天里讀讀書,何等優雅閑適,讓心靈律動,讓人生寧靜,從人間百味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在陜西省漢中市圖書館讀書,我覺得自己是快樂的。在報刊閱覽室,在圖書雜志借閱室,讀書的人不少。這里的氣氛比較好,里面靜靜的,只能聽到沙沙的翻書的聲音。置身其中,感覺特別美好。我在這里讀書,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大學時代。我出生在農村,第一次上圖書館,是在我上了大學以后在學校圖書館。在學校圖書館,我第一次看到了那么多的書,心里特別激動,我就像饑餓的孩子撲在面包上,如饑似渴,看了起來,非常著迷。后來,我認識了圖書館的幾個管理員,他們給我提出了許多建議,不光是讀書方面,還包括做人、做事方面。他們還讓我參加了讀者座談會,主辦方發給了大家每人一個筆記本和一只鋼筆,激勵了我好好讀書的積極性。現在,我在漢中市圖書館讀書,也有一種久違了的親近感、幸福感。我非常喜歡在圖書館讀書的生活。
讀書的好處很多,是不言而喻的。顏真卿在《勸學》中說:“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它提醒世人,讀書要趁早,莫負好時光。熊伯伊在《四季讀書歌》中說;“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寸陽分陰須愛惜,休負春色與時光……”讀來瑯瑯上口,意味悠長,更點出了春光之可貴。杜荀鶴的《題弟侄書堂》:“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明惰寸功。”激勵少年勤于讀書,奮發向上,立志成就一生的事業。于謙以書為友,寫下了“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點出了讀書之趣,更道出了書籍對心靈的凈化滋養作用。
人生在世,不學習不行,應該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再實踐。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毛澤東博覽群書,實事求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1938年3月15日,毛澤東在抗大三大隊畢業典禮上對學員們說:“社會也是學校,一切要在工作中學習。學習的書也有兩種,有字的講義是書,‘無字天書’——社會上的一切也是書。”毛澤東的高明之處在于,不只是讀有字之書,更喜歡讀無字之書。毛澤東歷來反對死讀書,讀死書,他更主張干部們讀無字之書,就是在社會中學習,在實際中學習。他從青年時代起,就特別注意研究中國社會、中國國情,思考問題總是立足于中國國情,因此他明白中國革命的道路該怎么走。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自主學習、終身學習,讀有字之書,也讀無字之書,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實踐,不斷學習,增長知識,提高能力,修養品行,與時俱進,謙虛好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歷萬端事,做最好的自己。
春意盎然好讀書,書香盈夢詩為伴。讀書的好處說不完,讀書的樂趣需要慢慢體味,日積月累,方成大器。讀書要抓緊,歐陽修有“馬上、枕上、廁上”的“三上”讀書法,董遇有“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的“三余”讀書法,等等,有識之士讀書的經驗很多,我們可以學習借鑒,關鍵是落實在行動上。要老老實實地多讀書,深入扎實地多實踐,孜孜不倦地去領悟,虛懷若谷地去進步,不要驕傲自滿,不要自以為是,不要目中無人,不要紙上談兵,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固步自封,不要心浮氣躁,不要急于求成。朋友,在這醉人的春天里,不妨讓一縷書香浸透心脾,為自己的心靈引一股活泉,讓內心沉靜平和,充滿活力,不辜負大好春光,在新時代奮發有為,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繼續奮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