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此文祭奠赴湯蹈火,浴血奮戰,忠骨葬在朝鮮的中國軍人。回顧輝煌歲月,堅定理想信念,銘記歷史,銘記不能忘卻不該忘記的志愿軍戰士。
我的姑父李朝臣,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雨露鄉鉛廠村委會大衣瓦拉村人,生于1931年6月1日,彝族,不識字。1946入贅大伯父家,與我姑母李六丫成婚,做了上門女婿,取名為“李朝臣”,小名“五八”。1948年1月參加國民革命軍原盧漢部隊(詳細番號不詳),1948年10月起義,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收編(原滇軍60軍改編,在朝鮮曾澤生率領的四野50軍)。
姑父從軍后,唯一寄回一封書信,是請人代筆,內容大概如下:告訴家人放心,其所屬部隊整團“起義投誠”,已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為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已經奔赴朝鮮戰場,隨同中國人民志愿軍參加數次戰役,榮立“三等功”一次,受到了部隊嘉獎,信中夾有一張珍貴照片,同班長合影,照片尚存。上世紀60年代信件保管不善已丟失,從此與家人徹底失去聯系,天各一方成永別。(資料顯示50軍有七個整連,31個整排,138個整班成建制犧牲在陣地上。50軍從入朝前的三萬多人僅剩了10330人,50軍共殲敵1.1萬人,擊落飛機15架,擊毀坦克裝甲車70多輛)。
時光流逝,抗美援朝已成過往,而烈士英魂何在?
姑父,你在那邊還好嗎?那邊天氣怎么樣,冷不冷?熱不熱?如果冷了請記得多加一件衣,如果熱了,請記得為自己解暑。
姑父啊姑父!可憐姑母一生守候,彌留之際都不知你身首何處?你可知姑母帶大堂姐,多不容易,受盡人間多少苦難,你走后姑母終身未嫁,望眼欲穿看著村口那棵烏桕青了又黃,黃了又青,只為在村口能見到你的歸來。她的一生就如革命老區江西池煜華老人守望丈夫歸來的故事一樣凄美;池煜華與丈夫李才蓮結婚三天,即送丈夫當紅軍。分別時李才蓮對她說:“煜華呀,不管別人說什么,哪怕是別人說我死了,你都不要相信。要相信革命一定會勝利,要相信我一定會回來接你的。”后來丈夫犧牲,她并不知情,一直癡情守候,盼夫歸來,終其一生,歷時70年。
姑父呀!你離家時,堂姐不滿三個月,還是襁褓中待哺的嬰兒,沒有喊一聲爹,就此離別,你想女兒嗎?每年清明肅立你的墳前,我要面朝北方三鞠躬,以表侄兒思念和對你的敬重,你是李氏一族的好兒郎!
姑父!我知道你是戰死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場上。可因為時局緊迫,造化弄人,證據的缺失,讓歷史留下遺憾,使得我窮盡所能,都無法為你證明戰死沙場的至尊光榮,除了悲傷還是悲傷,除了嘆息,還是一聲嘆息!只怪你出身貧寒不識字。但你鐵血丹心,和所有的志愿軍戰士一樣,英氣長存,赤膽忠心,日月可鑒,天地可證。
姑父啊!你在姑母眼中定格在羞澀少年郎的模樣,結婚時你17歲、姑母18歲,懵懂年紀,花兒含苞季節,我猜你們是先成婚后談戀愛,你儂我儂,卿卿我我,蜜一樣的日子快樂生活不過3年,婚后一年誕下你的女兒我堂姐,全家高興得合不攏嘴,樂開了花,雖然短暫,卻是你一生最幸福的時光。可是,時局變遷,1948年1月,兵荒馬亂的時代你躲不過命運的安排,無可奈何成了一名國民黨士兵,慶幸的是部隊順應潮流起義,加入了我光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1949年內戰結束,你迎來新中國的和平,卸甲還鄉在即,突遇朝鮮戰事爆發,響應保家衛國你毅然上了朝鮮前線,軍人服從是天職,軍人保家衛國是使命,你沒畏縮!
1951年,收到你唯一的一封家書,姑母聽到你的音訊,高興過好一陣子,知道你還活著,活著就有團聚的機會。一直以來你在姑母心中只是一個出門在外還沒回到身邊的小丈夫;一直以來姑母盼你歸來,日日思,夜夜想,那封身抵萬金家書就如一束亮光劃過天際卻久久消失。但是,在她心中是多么美的希望,一天一天的祈盼,一年一年的等待,可你卻再也沒有回來,抱憾一生。
傳說孤魂尚托夢家人,你呢,或許是因為不識字沒有文化之故,或許是執行秘密任務,或許是戰事緊急來不及仔細向上級交待清楚何方人氏,來自那里;或許是你的上級同你一起壯烈犧牲,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當然,姑父作為你的后輩我們不該埋怨你,戰爭是殘酷無情的,因為戰事緊迫,立刻上前線犧牲是必然,據通報“有許多烈士留下的資料不全,有的無籍貫,有的無出生、入伍或犧牲的時間,僅不明籍貫的烈士就有4萬多名”。因你的杳無音信,讓姑母償盡人間疾苦,多年的操勞,姑母的手背粗糙得像老松樹皮,裂開了一道道口子,在我的印象中。晚年的她常拄著拐杖,行動十分緩慢。還時不時咳嗽幾聲,沒走上幾步路,便停在路邊休息一會,眼睛不時遙望村口的路,一直盼著奇跡出現。2003年,姑母在等待中離世,我猜你們應該在那邊相聚了,愿你們在那邊恩愛如初。
去年10月,我有幸在網絡上看到中國朝鮮無籍貫的英雄名單中有你的名字,且有墓碑,查詳細檔案確無下文,家里找不到你是志愿軍戰士可靠信物,那怕是部隊番號,那怕戰友信息,今天我想把你唯一留下的珍貴照片發到網上,讓你戰友后人辨認你,懷念你。堂姐交待不求追認烈士,不求國家補償,不要給國家增加負擔,只求讓后輩知道你是衛國犧牲的軍人,大義凜然、鐵骨錚錚的中國軍人。
面對手機翻拍的舊照,你手持鋼槍的英姿,穿著厚棉襖的軍裝,同有名有姓的志愿軍戰士一個模樣,我上網反復比對。即使是陌生人,一見你照片,就可以認出你是一名軍人,何況我是你的侄子,看到過多少次姑母哭你:“朝鮮不打戰了,五八你咋不回來,你不會拋下我們吧”、“五八你是死了嗎”,撕心裂肺哭聲不時在耳傍回蕩;堂姐哭你:“爹你咋不回家呀,女兒想你了”。看到堂姐無數次望著姑父照片發呆的身影,深深刺痛我。小時候你的故事我聽得最多,我深信你是犧牲在朝鮮戰場的一名戰士。你和班長握在手上的槍,正是志愿軍當年配發的制式。這些我都從網上公布的照片進行過對比和考證,是對得上志愿軍公布的圖片,如今我從網上得到消息,總政組織部正式啟動《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英名錄》的編纂工作,提出“不讓一位烈士鮮血白流,不讓一位烈士姓名遺漏,不讓一位烈士事跡有誤”,我想姑父你為國捐軀的事實,一定會有正名的一天。
我曾經聽說,你們可以身著單衣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氣溫里整夜潛伏、可以在熊熊烈火中化為青煙、甚至在硝煙彌漫的戰場連一把炒面一把雪都吃不上,但只要一息尚存就絕不放棄陣地。你們以驚人的犧牲為后來者贏得了今日的地位,我相信你是其中一位,你的英名將與天地共存,你是祖國堅強脊梁。姑父,告訴你一聲,侄兒是一名共產黨人,共產黨人不會忘了初心,忘了你們,不會忘記千千萬萬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們!新中國來之不易,祖國繁榮昌盛來之不易,你們的犧牲是國家和民族寶貴精神財富,你是我們李氏家族的光榮和驕傲。
姑父姑母,團聚了嗎?你們在那邊還好嗎?
家鄉在中共產黨的領導下日子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政府不僅幫我們村架通了電,修建了水利設施,還把羊腸小道變成了寬敞的水泥路,生活富裕了,家中的土掌房翻新后蓋了洋房。而姑父你上門姑母家時晚上照明靠的是一盞煤油燈,沒油時靠松明火把,出門全靠兩條腿,盤莊稼田少地寡,通常是租種大戶人家的田地,莊稼的一半收成還要拿來交租,而今農民免稅,也可以享受養老和醫保。今年,政府還為我們村安裝了4G網絡,就算是足不出戶也能了解到世界的千變萬化,手指點一點需要貨物就會送上門。姑父,兒孫們過上這樣的好日子,你高興吧!能過上這樣的日子。因為,他們遇上了一個偉大的時代,他們有一個偉大的黨在領導,有一個為大眾謀幸福的黨在當家,他就是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帶領各族人民砥礪奮進,處處想著人民過上好日子,努力建設美麗家園。
回望68年前那場戰役,68年前正因為有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有你們這樣的鐵血男兒挺身而出,抗擊侵略者,守護家園,才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姑父我還有一個喜訊,高鐵穿過我們的小縣城,買上一張票就可以到幾百公里以外的大城市,村里的年輕人這幾年都到外面打拼去了,新中國的變化姑父你可能想象不到,祖國的藍天常年有北斗衛星看管,嫦娥奔月的夢想得到了實現,我們的祖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經濟增長速度和綜合實力名列世界前茅,我們的祖國終于強大起來了。
姑父望你九泉有知,你在那邊安息吧!姑母會陪伴著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