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2016年6月19日,星期天,父親節。到超市逛,可以看見商家關于父親節方面的促銷措施。我沒有機會用物品給我的父親表示一下,因為我的父親已經去世十多年了。在我的心里,父愛如山,我愛我的父親。我永遠懷念我的父親。
我不大喜歡過洋節,但是,對于西方的父親節、母親節之類,我覺得還是有意義的。誰沒有自己的父母,尤其是父親對于一個人的一生影響是巨大的。父親節,是有價值的。據說,1909年,多德夫人感念父親養育之恩,準備為他舉行慶祝活動,同時,想到所有的父親對家庭和社會的貢獻,于是給當地一家教士協會寫信,建議把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為父親節。
該協會將建議提交會員討論,獲得了通過。1910年6月,人們便在此慶祝了第一個父親節。當時,凡是父親已故的人都佩戴一朵白玫瑰,父親在世的人都佩戴紅玫瑰。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但是開始時父親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有的地方用蒲公英作為父親節的象征,有的地方則用襯有一片綠葉的白丁香作為父親節的象征。直到1934年6月,美國國會才統一規定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父親節。
《黃金100秒》CCTV-3“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欄目,于父親節這天辦了相關內容的8個節目。每個節目都涉及到“父親”,非常令人感動。其中,有一個女同志唱了一首歌,《一壺老酒》,歌頌了自己身為農民,已經80多歲的老父親。這位老父親,50多歲時收養了兩個女兒,干修鞋活路,養活著她們,特別令我感動。因為我的父親也是一位農民,為了我們三個子女能健康成長成人,他和母親付出了很多艱辛的勞動,讓我們感恩不盡。
飲水思源,父恩難忘。我從小在農村長大,上過小學、初中、高中,每一個階段都離不開父親的支持和教育。記得印象最深的是,我在醍醐中學讀初一,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后,父親不顧寒冷,跑到學校看我的學習成績,他是為數不多的幾個關心孩子成長的家長,班主任老師路光仁老師特意表揚了父親。這件事對我的鼓勵不小。我沒有忘記自己來到學校的目的,如饑似渴地學習。到高中后,父親給我送飯,有時碰到雨天,父親靠走路,一走就是來回30里,很不容易。
我最難忘的是,我上大學四年,父親對我的支持很大。第一次我去上學的時候,父親把我送到西安火車站。看著我坐上K237次西安——成都的火車,他在站臺上笑著給我揮手再見,火車開動后,父親還向前跑了幾步,叮囑我好好念書。這個場景,已經過去了30多年,至今我難以忘懷。在大學時期,花費不小,尤其是大學三、四年級,花費更大。父親為我籌措費用,吃了不少苦頭。如今我的女兒在西安上大學,我才體會出供養一個大學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我苦命的父親一生勤勞,2000年夏天離開了我們。但是,我常常想起他。有時,翻看一下他的照片,還有他給我寫的信件,我感到很親切,很有鼓舞作用。同時,也有一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覺。我想,我要好好活著,以告慰他在天之靈。
父愛如山,地久天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